是好天气,碰巧秋季又是桂花菊花开放的季节,很多读书人都会选择去爬山赏景。
秦扶清是个坐不住的性子,拉着好友和哥哥便出门玩去了
去城外见了摒尘大师,在寺庙里住了两日,又是几年不见,和尚庙越发宏大,信中也越来越多。
摒尘大师还是从前那个样子,和蔼可亲,如今的他有了度牒,是个货真价实的和尚了。
山上风景不错,素斋饭也好吃,秦扶清几人便在山上住了几日。
却不知道山下早已乱成一锅粥了。
朝廷只规定了阅卷放榜的期限,却没规定放榜的时辰,所以各省都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多选在寅辰日,这就是龙虎榜的来历,求个吉利。
乡试放榜的前一天,为了不出差错考官们先要填草榜。主考官依名次填写拟录取试卷的“红号”,草榜填写完毕后,所有乡试官员(包括监临、提调、监试等官)在内堂集中,共同拆卷,将试卷逐一核对红号,最后将依照录取名次将考生姓名、籍贯填写在草榜上。然后,将草榜交给书吏,由他向在座的所有官员宣读考生姓名,完成这些手续后,开始填写正榜。
填正榜时,各省都是从第六名写起,直到完成最后一名,然后再写前五名,由第五名倒写至第一名。
填榜的第二天,各省在布政使司或巡抚署门前张挂。榜单张挂时,派兵士看守,三天后收缴存档。
而秦扶清在山上待着这一日,恰巧官府派人张贴榜单。
而在第一名的位置,正是安溪人士秦扶清的名字。
“又是秦扶清!他上次中了头名,这回又是头名!”
“安溪人士,不就是安溪小报的那个安溪吗?”
报喜的报子敲锣打鼓,满大街找秦扶清,酒楼里找不到,听人说他住在钱府之中,又敲锣打鼓找了去。
看宅院的下人吓得不敢开门,隔着门问门外是何人。
有人急道:“你家中可是有个姓秦的读书人!快去报喜!他中举了,是解元!蠢货还不快去报喜讨个头彩!”
谁中举了?
安排在这处宅院的下人年纪大了,脑子也有些不灵光,道家里确实有几个读书人住着,好像是有个姓秦的,可人好像出城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