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死路一条了。
两方人马僵持了起来。
建文帝一看,优势在我,决定一鼓作气把燕王的军队按下去。开始调集大军打算来个一波推。
而在此时,事情的转机来了,我们之前说过朱棣他四处任职,在各处学习,他曾经干过锦衣卫的头子。
没错,就是朱元璋成立的那个锦衣卫,当时锦衣卫很大一部分人是朱棣的直属属下。
那群人在朱元璋晚年被裁,人到中年,没了工作这件事可以说是非常可怕的了。
作为自己老上级曾经的直属部下,老上级反了,而自己在这边呆着没有一点前途,权衡了一下利弊后决定此处不留也爷,自有留爷处,于是纷纷投靠燕王朱棣。
作为搞情报的老手,这些小伙伴们将手里的消息聚拢了一下,给燕王朱棣送去了一封信,老领导,我们查过了,朝廷的重兵在鲁国那一带呢,现在京都防守空虚。(也有说是内臣给的消息,反正就是燕王收到了一封信,告诉朱棣京都里没多少士兵,放心莽。)
收到信的朱棣大喜过望,他决定绕开兵多的地方,直接攻打京都去。可是又一个问题摆在眼前。
我们从旁绕过确实可以避开朝廷重兵,但是那些州府也有士兵,万一被谁拦住了,拖上几天,朝廷大军反应过来了怎么办。
福灵心至,朱棣想起自家父亲在世时说过,如果有一天朝中出现了奸佞,各地藩王可以用清君侧的名义进京铲除奸佞。而此时拿来用不是正好。
有了正经旗号,沿路的州府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己手上本身就没多少人,自己要是去拖住燕王朱棣,燕王可能后面会败兵而亡,自己可是要当场去世的。
不划算,不划算,意思一下就行。
建文帝四年,朱棣带兵一路杀到京都城下,谷王与李景隆开城门投降,同一天,宫中起火,朱允炆不知所终。
朱棣登基后,发现一个比较尴尬的事情,那就是一部分臣子根本不愿意承认他这个皇帝,这让他很是生气。
与此同时高丽当时的使臣来到帝都,他们本来是来庆祝建文帝登基四周年的,结果自己动身的时候还是建文帝掌权,等到了后皇帝都换了,于是当即表示,只要你说中原的王,那就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