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走一走的,但是因为忙着高考上学等更紧要的事,也没有考虑走亲戚的事,这次既然去就正好趁机走一下,显得懂礼数,按规矩来说,也应该这样。于是佩轩趁商店还没关门赶快去买点礼物,妈嘱咐不要小气,他花了好几块钱买了不少礼品。
第二天,吃过早饭,佩轩穿戴整齐,像是走亲戚的样子,随身带个包装上干活穿的衣服,骑车就去了刘庄。
到了村口,文秀在接他,看他拿了礼品,不解地问:“你拿礼品干什么?”
佩轩正经说:“顺便走走亲戚。”
文秀不满地说:“走啥亲戚?你多事。”
佩轩解释说:“好了,别说我了,这是娘的意思。娘说,收
麦以后就该来的。那会儿没来,现在顺便走走,正好趁机干活,也好看一些;专门来干活显得不好看。”
文秀噘着嘴说:“就显你能。”
佩轩郑重地说:“对了,你停一下,你说,我这次该怎么称呼你爸妈?还继续称呼叔叔婶婶吗?还是叫爸妈?”
文秀想也没想就说:“你随便叫吧。”
佩轩认真地说:“这不是随便的事,要不你先去问问?”
文秀不客气地说:“就你事多,你直接叫爸妈不就行了吗?谁敢不让你叫?你再叫叔叔婶婶合适吗?”
想想也是,都到了这地步了,也应该改口了,如果还叫叔叔婶婶反而尴尬。文秀说的很对。
文秀爽快地说:“你跟着我,我一说你就叫。”
佩轩点点头说:“好。”
文秀大大方方领着佩轩进了家。因为知道女婿要来,这是他第二次来,一家都很重视。进了大门,停下车,文秀领着佩轩进屋,走到爸跟前,她说:“这是咱爸。”佩轩略一鞠躬,说:“爸好。”爸笑着说:“好,好。”
然后又转向妈,说:“这是咱妈。”佩轩又一鞠躬,说:“妈好。”妈高兴地说:“好。”
文秀又转向大哥大嫂说:“这是大哥大嫂。”佩轩微笑着说:“大哥好,大嫂好。”大哥大嫂都客气地说:“好。”
这等于又把上次来重演了一遍,只不过称呼变了。
爸妈都说:“快坐。”佩轩才坐下,说:“爹娘让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