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
文秀听了唐英莉的这些经历,觉得唐英莉跟自己像是一类人,都是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好的人,不去敷衍了事,而是争取做到最好。
唐英莉回来又喝了几口水,感慨地说:“农村的生活真是苦,我在城里长大,即使是困难时期,也没有下乡的时候吃苦。主要就是吃的差,一年几乎吃不到白面,有黄面窝头就不错了,黑面窝头也经常吃。冬天的时候有咸菜吃就不错了,夏天的蔬菜基本上是煮着吃的,几乎不放油,只放点盐,有咸味就中了。我想,虽然没受过这样的苦,但是只要人家能坚持住,我也能坚持住。就这样,我坚持了五年。这五年里,我曾经动摇过,我觉得,在那样的环境里,如果没人怀疑、没人动摇就怪了,谁愿意在那样的环境里生活呢?可是,我又想到,我才到这里生活没多久,那些农民比我们知青的生活更苦,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呢?唉,不敢想啊。我每次回家,都多少带一些好吃的回来,可是我看见我教的那些孩子们,我觉得他们似乎要这样过一辈子,我就不忍心,我就把我带来的相对好吃一点的食物都分给孩子们,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里还有比玉米、黄豆、红薯更好吃的东西。几年过去了,其实山里的孩子们仍然有许多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但愿他们以后会走出来。”文秀听了,知道这是贫穷造成的,贫穷限制了孩子们的脚步,使他们无法走出来,他们看不见外面的世界,也没法想象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文秀也听佩轩说过,他在高考过线体检之前,没有去过县城,没钱,就没必要去了,来回两块钱的车票钱没有必要花;自行车都没有,八、九十里路靠两条腿走过去太辛苦了。去了县城又怎么样?手里没钱,什么也买不了,还去干什么?没必要嘛。那里可是大平原啊,不像林县山区,贫穷一样限制了人的脚步、人的想象。当然,还有另一个因素,就是不允许人们到处跑,到哪里去都需要介绍信,一般是需要大队和公社盖章的介绍信,没有介绍信,就寸步难行。文秀还想到,佩轩在上大学之前就是这样一个从来没有走出二十里之外的农村小伙子,可是他喜欢读书,通过读书了解了外面的世界,甚至了解到外国的情况,可是他却走不出方圆二十里的圈子,尽管那是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
唐英莉歉意地说:“文秀妹妹,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