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仿佛能看到她那苦涩的笑容。非凡最为担忧的,便是美玲重蹈馨儿的覆辙。
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前,非凡始终在忐忑不安中关注着美玲。
临近高考,非凡再次寄给美玲 30 元当作零用钱,未曾想到她在回信中竟写道:“信收到,钱也收到 30 元。我对家里人说这次是 50 元。因为我实在不知如何感激。我本不应成为你的负担!”非凡深深感受到了美玲所承受的压力,甚至还有那一份歉意。
果不其然,美玲还是未能达到录取分数线。
暑假回到老家,家中的核心话题自然是美玲未来的安排。
美玲自己表示,读书已经读厌了,再也不想读书。家里如何安排都可以,只要不让她继续读书。
这该如何是好?!
家中的田土本就不多,仅有父母和凤玲、美玲总共四人的田土,如今并不缺人手。再者,美玲戴着近视眼镜,身体孱弱,农活根本无法胜任。父母坚决反对这个小女儿留在农村作田种地。
不凡如今已是实实在在的乡镇干部,也算有些见识了。他认为美玲可以再次复读。他甚至觉得,美玲根本不适合在农村生活。她对农事一无所知,靠她自己闯荡世界太难。
非凡自不必说。他深知美玲喜爱文学,喜欢写诗,他讲述了馨儿的经历。倘若美玲不再读书,可以说,她便是馨儿的翻版。问题在于,馨儿能够吃苦,作为家中老幺的美玲,却从未吃过苦。她的结局必将比馨儿还要凄惨。
在众人一致要求她复读的情形下,美玲自己也没了主意。最终只好答应,可以复读,但必须休学半年。
美玲期望调整好心态,让大脑得到充分放松。她将在家中复习,待明年上半年再去学校复读,再拼搏一次。她反反复复地强调,拼这最后一次,拼这最后一次!
恰巧不凡正在筹划拆除老屋新建房屋的事宜,美玲也欣然表示,在家期间她一边进行复习,一边帮忙建房,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