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氏与觉罗氏的好儿郎,从小也在您跟前长大,他的本事您是知道的,为人如何您心中也有数,别的不说,就说与乌拉那拉家的婚事……呃……您不就是因为他人好,贵女里一般人配不上,所以现在还没下旨赐婚吗?”
有这事儿?好像有,当初朕是说过要给他指个贵女来着,后来不是被乌雅氏她们给气着了,就给忘了……不过永谦,确实人不错,但满蒙联姻是旧例,策棱人也好,比起永谦嘛……确实差了一点点,不过仅凭这个就想让朕改主意,那蒙古叛乱怎么办!
“自我大清开朝以来,敢问皇阿玛,蒙古什么时候真正消停过,天灾人祸上书求朝廷拨款是一个比一个积极,真到了要平叛的时候,哪一次不是咱们大清八旗的男儿冲在最前面呢?无论是三藩叛乱,还是布尔尼之变,不都是大清八旗男儿用鲜血平定的吗?
策棱忠心大清与否,不会因着公主下嫁有变化,但公主下嫁大清武将,特别是抚远将军府的世子,却能赢得武将对大清朝的更多忠心。
自古,就有宁与家奴不与外人的话,皇阿玛,既然六妹妹为了满蒙和睦迟早要嫁人,嫁给策棱与嫁给永谦相比,明显永谦更能得八旗旗主们的支持,不是吗?何况,策棱还是鳏夫,皇玛麽那里,您真的能过得去?”
康熙听着听着,忍不住点头,原以为胤禛会抓着策棱成过婚不放,没想到居然能够从蒙古叛乱、八旗、武将等入手,将小六嫁给策棱与永谦进行利弊权衡,确实,之前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至于太后,他……还没想好怎么说,要不也不会让人从御前传话出去,却始终没亲自下旨。
难得这个儿子能说出如此精辟的话,康熙也是欣慰,做了阿玛就不一样,老四是真的长大了。但……这还不够。“老四,你可知这番话传出去,你会落得个什么下场?”
胤禛恭敬回道:“知道,破坏满蒙联姻旧例,蒙古那边对儿子估计是永远笑不出来了,可能皇玛麽也会因为儿子言语中对蒙古的不喜而厌恶儿子吧!”
“就为了个和自己不亲近的妹妹,不后悔?”
“皇阿玛,说全是为了六妹妹也不对,儿子也是为了乌拉那拉氏与永谦。至于后悔,大丈夫落子无悔!”
“好,不愧是朕的儿子,那你知道自己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