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谁?你是输了什么?”她丈夫她知道,除了武艺不如人,其他都精通一二。谁啊?如此有本事。
年希尧低头,咬牙切齿又丧气地说:“舒舒觉罗·静安,算术。我输了所有,才、才得了这个算盘!”
杨氏:“……”你还不如不赢呢?你知道输的那些,能买多少个金算盘吗?
杨氏郁闷的不想说话,年希尧想起败绩也沉默不语。
夫妻俩高高兴兴出门,回府时垂头丧气,可把年家老小惊呆了。
年遐龄看得出,大儿子面显局促,可心情很好,说明他和雍郡王聊得不错,大儿媳估计是头次去郡王府与贵人相见,没有应对好。思忖再三,缓声对着年希尧说,“雍郡王如何?待你可好?”
年希尧恭敬答话,“阿玛放心,雍郡王为人谦逊有礼,完全不似传闻中那般冷漠。”
年遐龄摸着胡须,笑答:“那阿玛找机会也去拜访下这位新旗主,对了,老大,你有什么打算,继续外放吗?”
年希尧想着杨氏的话,又不甘心输给静安,打算找机会赢回来,便说:“阿玛,我想留在京城,不拘官位大小都行。”
年遐龄双眸放光,点头答应替他出面打点,先在工部谋个差事,再慢慢谋划其他。内心很是满意儿子的上进:毕竟是长子,能上进,总好过不务正业。
杨氏见状大喜,偷偷摸了摸怀中的玉镯,暗下决心:只要留在京城,就能找机会多去雍郡王府。玉华、玉容也有机会面见皇家福晋,一来二去多了,总有面子情,进而得个好姻缘。
真不是她挑剔,怎么早就谋划起来。只是官场上汉女做正室有,但大部分都是小官小吏的,旦凡有点门路,哪家都想娶个满洲大姓女子做正妻。二弟妹为什么能在公婆面前挺直腰杆,不就是有个满洲大姓以及好爷爷纳兰·明珠吗?
年家和杨家都是簪缨世家、书香门第。自家女儿,断不可为人妾室,可大清的选秀制度,要求在册旗人必须要送女选秀。大妹妹世兰还有二弟妹的门路可走,说不定能请动宫里的惠妃娘娘帮衬一二。自己的玉华、玉容呢?
二弟妹那眼高于顶、处处不看不起自己的模样,会为了侄女上心吗?
以前自己没有门路,只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