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孤当着大家的面说说吗?流氓都比你们讲道义,外邦都比你们要脸!”
“就是最卑贱的披甲人,都知道外嫁女受委屈,应该是娘家父兄讨要公道,什么时候轮到你们这群连婆家都算不上的外人乱弹琴?”
“这么在意喀喇沁部,要不把你们部落和喀喇沁部合并下,这样你们也占理,说不得可以少挨几句骂?还是你们和喀喇沁部自古就是一家人,可家丑不是不外扬吗?这驸马被‘煽’的消息,貌似从蒙古那边传来的吧?谁出来认领下这功劳?”
……
蒙古亲王们被这话噎的始终沉默,不敢回嘴,更不敢躲:脸面已经被踩到地里了,自家的利益一定要维护好。骂就骂,打就打,部落利益不能受损!
太子和直郡王见状,呦呵,硬抗是吧,好,那成全你们。
俩人一对视,以兄长的姿态威逼另外几人,在场的皇阿哥们秒变打手,拳打脚踢用力十足,谁也不敢偷工减料。
趁此机会,赵御史拿着笏板上前装模作样“拦”了两下,然后,在旁人不易瞧见的地方,猛咬喀喇沁部落的郡王世子和几个小卡拉米,权当是给外甥女出气儿。
康熙对此很是满意,既满意赵御史和几个儿子们的表现,又满意太子和老大的做派,虽然迟了点,但总体来说配合的不错。当然,最满意的是蒙古亲王、勋贵们服软的态度以及喀喇沁部落郡王世子们的哀叫声,真是再动听不过。
康熙态度明确,太子和直郡王又联手收拾蒙古亲王们,大臣们再傻也明白如何站队。无论是之前坚持严惩的武将勋贵们,还是持有怀柔态度的文官们,连连出声支援。没人像赵御史那般直接动手,倒不是保持“风度”“体统”,而是没地方了。
除了科尔沁、巴林部等人身边是空的,其他的早就被瓜分。直郡王一对五,诚郡王一对三,五贝勒算是给太后面子只揍了一个,七贝勒、八贝勒、九阿哥都是一对二,那场面,真……勇(xue)猛(xg)!
连着一个时辰的“暴击”后,蒙古亲王、世子们站着进殿、横着出殿,人被担架抬走时,还没从康熙的御令中缓过神来。
康熙一共下了四道圣旨:一是加封端静,从和硕公主升为固伦公主,获得了皇后嫡女的地位、待遇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