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宜修重生:人间清醒登橘直上 > 第39章 宴会连连(五)(3/4)
大抵是因“果类大父”想到了“子不类父”的话。

    古往今来,多少太子被废,就是因为“子不类父”,汉景帝的刘荣是,汉武帝的刘据是……就连明成祖的朱棣也一度想废了不类己的朱高炽,改立类己的朱高煦。

    《旧唐书·魏徵传》曰: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一世,宜修格局打开后,没少读书增长见识,读史之后,更是发现:大抵应了那句“善治国者未必善治家”,有为之君的太子都比较惨。

    原因很简单——“江山永固,世代长存”是每一个帝王的心愿,最初都异常重视太子的培养,但因为子与父性格不似,产生嫌隙,小人借此大加构陷;

    或因对太子期望过高,不断施加压力,使之内心不安、铤而走险;

    或因为“子以母衰”,因母亲失宠或是早亡,没有能缓和太子与帝王关系的人,使得太子逐渐令帝王看不顺眼,最终太子失位。

    瞧了眼在贵妃怀里爱笑的弘晖,宜修觉得既然君王有时“善治国者未必善治家”,那就不让君王治家!

    重生以来,自己始终向胤禛强调,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赢得其信任的同时,也做好了各项防备——明面上又抬举齐月宾、宋云烟、甘淑仪等分散注意力,暗地里却把整个雍郡王府捏在手心,又培养了静瑶、李静言、蒋氏等。

    胤禛这个狗男人,要是老老实实把位子传给弘晖,留他善终也可以;要是敢起别的心思……哼,登上皇位后,还是早死早超生吧!

    周岁宴宴席结束后,宜修得了三波信儿:太后叮嘱明儿让甘淑仪、李静言进宫陪她打牌;

    康熙通知,甘、李二人太后点名要西巡的时候一块带着,另外西巡时会让贵妃带弘晖陪着去;

    贵妃透了底儿,皇上写了封弘晖为世子的圣旨,就等胤禛回来颁诏,让自己放心她一定照顾好弘晖。

    宜修头次出宫是懵的,不知该高兴还是该伤心。

    按理弘晖这么小就要封世子,等胤禛上位,那弘晖板上钉钉一定是太子,是绝对的顺位继承人,这可是两世都可望不可及的;

    可弘晖还不到两岁,这西巡路途遥远,还要去蒙古,就算有贵妃陪同,且安全是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