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仁宪太后,对蒙古的防备之心从未松懈;再疼爱、不忍,对太子依旧是废了立、立了废。
实情就是康熙哪怕对亲生儿子,更多以帝王身份去面对。
眼下太子和康熙父子感情虽因索额图之死有裂痕,但温情仍在,尚未被消耗殆尽,康熙对太子一次又一次反驳他,自是能以父亲的视角,感叹他长大了。
然而,随着父子在朝堂上一次又一次的争执,因着理念不合一次又一次的闹矛盾,一次又一次的因官员去留抨击对方,父子之间的温情,在冰冷、残酷、血淋淋的权利斗争中还能维系多久?
而这世间能缓和康熙和太子关系的人,独独剩下苏麻喇姑一个(孝庄已逝去、赫舍里早亡、索额图处死,太后素来不掺和朝政,贵妃因佟佳氏绝不会在太子的事儿上发表意见),上一世苏麻喇姑于康熙四十四年去世,最多还能在缓和两年而已。
当康熙逐渐褪去父亲的身份,以帝王的权威审视这些儿子们,再想想太子二废二立,很多事儿就能说得通——赫舍里皇后去世,康熙独自教养胤礽,把对亡妻的情感都付诸在了这位皇子的身上,对太子的期望能不大吗?
而太子从小在康熙偏宠中长大,性格与康熙酷似,谁都不是容易低头的个性,面对康熙后期的打压、抬一个又一个的儿子跟太子斗,太子能服气?
又处死了这世上另一个能为太子付出一切的叔姥爷索额图,二人之间一旦爆发矛盾,谁都不会不可能先退一步!
父子二人又因着亲情、因着朝局等诸多因素,也无法坦诚地聊开……结果就是,一根根这样的“刺儿”扎在父子二人心中,使得二人渐行渐远。
所以说,这段曾被人反复嫉妒、羡慕、歌颂的父子之情,走向破碎的结局,也是必然。
归根到底,当皇帝的宿命就是孤家寡人!
康熙尚且如此,狗男人还不如皇阿玛呢,将来会如何对弘晖呢?
自己倒是活得比赫舍里皇后命长,在狗男人面前也硬气起来,能保证弘晖与狗男人不用陷入“子不类父”的困境之中,还能想法子在狗男人登基后比甄嬛更利索地除了他。
但这不能保证弘晖不会被猜忌,也不能彰显弘晖独一无二的储君、帝王之位——“家天下”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