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宜修重生:人间清醒登橘直上 > 第128章 琐碎嫌事藏暗锋(六)(3/4)
刚有点起色,其他蒙古部落就合伙欺负她,数次软磨硬泡,试图越过她掌控榷场和私兵。

    要不是她多次提高榷场的守卫力度,以及私兵们的粮饷、抚恤金等,只怕榷场早就连渣都不剩了。

    还多次去信哭求康熙,把榷场、私兵啥的都收走,给她留个公主府,让岳兴阿领兵驻守在公主府周边护卫就成。

    康熙一听这哪成,顿时也不眼馋榷场及抽成了,连连安抚端静让她安心。

    好生守好固伦公主府、榷场,有啥问题就开口,能解决的他一定解决;不能解决的,他就把给她闹出问题的人给解决了。

    当然,仅凭端静的一家之言,康熙的态度不至于这么快,主要是宜修和岳兴阿暗地里推了一把。

    岳兴阿给康熙的密信中直言,当前不少蒙古部落对大清、准噶尔态度有些暧昧不清。

    刚到喀尔喀草原不过两个月,就抓到了大大小小数百支,从蒙古部落前往准噶尔的走私团队。而端静固伦公主府榷场一开,走私团队虽没少过,但前往准噶尔的锐减一半。

    宜修去信端静公主,让她主动与端敏公主联络,提及简亲王府杭氏那些往事,推荐怀安作为策旺多尔济福晋人选,助力策旺多尔济坐稳简亲王之位,借此拉近双方关系,绑着端敏公主为榷场再添一靠山;

    积极与其他远嫁的公主,如纯禧、荣宪、恪靖公主,借着叙叙姐妹情谊,专门开辟喀尔喀草原前往三人所嫁部落的商道,以互帮互助为借口,进一步扩大商业版图。

    只要底盘够大,牵涉半数以上的蒙古部落,康熙就不会摘“榷场”的桃子,更不敢轻看榷场的作用。

    甚至,随着榷场在大清、蒙古贸易中所起作用越来越大,不用端静哭诉,康熙就会自掏腰包,帮她扩大商业版图。

    且亲自为蒙古贸易背书,确保让每个蒙古部落都能“沐浴皇恩”——能用钱办的事儿,谁也不想开战搞定。

    毕竟,开战不说胜负,光是蒙古这些暧昧不清的部落,他就不好处置。

    全灭了?那必定蒙古人心惶惶,不利于大清一统;

    听之任之?那准噶尔肯定就借力打力,进一步挑拨大清与蒙古关系;再说,小部落到处蹦跶也膈应人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