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福晋笑的满脸通红,低声道:“也不是……不是太好,只是,只是……有些,变化,而已。”
三福晋奇道:“而已吗?”
见九福晋满脸窘迫,三福晋叹了口气,耐心劝道:“唉,夫妻啊,日子久了,感情自然就会升温的。只要你肯下多下点功夫,不说老九会浪子回头,至少与他相处起来更舒心些。自己的小家,总得自己下功夫经营一番。”
宜修也拉过七福晋,小声劝道:“七弟鬼迷心窍,做了许多错事,你心里放不过,却不能由着他。八弟妹是帮你要回了被侧福晋转给娘家的产业,你娘家也发力,把她们一家赶出了京城,但不代表一切都过去了。”
“清韵,总不会每一次都有人,恰好能替你出头。你得多替自己、替弘旭打算一番。没了那拉侧福晋,可七弟若一直不醒悟,总还会有其他侧福晋。届时,你如何自处?弘旭又该如何?”
七福晋红了眼,明白四嫂是好心,但她过不了心里那关,“我嫁给他,一切都是命,随他去吧,我守着弘旭过日子……就好。”
“不要总说都是命!”宜修难得黑脸呵斥,“你不压在命头上,命就要压到你头上。何况,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为人母者,总要多替孩子想一想。”
“你需得放明白些,你到底是外嫁女,你娘家能替你出头,却不能替你过这一生。有个好娘家,是你的福气,不是你认命的底气。再者,你认了命,想过弘旭的的前程该如何?”
七福晋怔愣片刻,想起还在襁褓中弘旭,又想起太医对她的告诫“福晋,您底子不错,但难产、早产一番,加上那秘药,终究是有碍寿命”,不由地落泪。
忽的抬起头来,神色颇为动容,“四嫂,若有一日……能不能求您和三嫂多多怜惜弘旭,他还那么小,又摊上个不明事理的阿玛。将来,将来可怎么办呐!!”
宜修忙替她擦泪,语重心长:“求人不如求己,有心替弘旭将来筹谋,不如从现在开始谋划。
若你真走的早,七弟又是个耳根子软的,成嫔娘娘常年待在宫里,我们又隔了数层,如何亲自照拂弘旭。
你真忍心看因不受父亲待见,受旁人讥讽、嘲笑,甚至被惯会捧高踩低的下人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