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一看,场上立在中线手持蹴鞠的可不就是信郡王,饶有兴致的问,“你皇叔爷(当代信郡王,爱新觉罗·董额,多铎第七子,生于顺治四年)爱玩,又上了年岁,由着他去吧!”
宗室子弟爱玩乐,于他们,于皇帝而言,都是好事儿。平定三藩后,康熙宁愿所有宗室都弄不成器,哪怕像明朝那般养猪似的养着宗室,也不希望宗室能人辈出。
“皇阿玛,您再看看,左军那边的都是谁?”胤禟摸着下巴,示意康熙再看看场上。
康熙眯起眼睛,不禁诧异道:“那不是保泰吗?他怎么也在?”
保泰是康熙二哥福全、已故裕亲王的儿子,去岁刚承袭了裕亲王的爵位。
胤禟兴致勃勃地讲述了来龙去脉:
经过海选、初选、复选等多轮比赛,许多临时组队的蹴鞠队伍,在输了比赛后,不断地被打破、重组再参赛。在此过程中,也不知是那个大聪明率先发现:
场上赢不了对方,可以在场下挖对方队伍“王牌”,建立一个新队伍,再杀回蹴鞠场,“挖墙脚”这种事儿屡见不鲜。
对家一看,你居然挖墙脚,好,我也拉新人、找强援,几番拉扯之后,参与蹴鞠比赛的人,从最初的纨绔向各家私塾、国子监举人等拓展。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越多,江湖越难混。
勋贵与汉臣、旗人与汉人、南方文人和北方文人、不同派系方之间的对立关系,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各队球。
保泰那一队可谓是宗室的代表,组队成员不是裕亲王、恭亲王这种皇家近支,就是安亲王、礼亲王等铁帽子王的后裔,尽身着红色上袄、着裤、牛皮软靴。
与之对抗的,自然也不简单,满京城文人中最出名的学子、举人、权臣家的衙内等,包括赵御史的幼子——赵振毅,高士奇的长孙以及张廷玉的侄子等,这一队皆穿青色。
场边还有三名裁判,曰‘社司’,比赛还没开始,双方的支持者就开始呐喊助威。
“皇天队,上啊,上呀,压下西岭队。”
“西岭西岭,智取桂冠,压下那群人!”
“……”
随着一阵阵呐喊声响起,康熙、太子、老大等无不激动起来,是个男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