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喇姑的寿命,还是如上一世那样,在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以九旬高龄去世。
康熙按嫔礼为苏麻喇姑办理丧事,将其灵柩与孝庄文皇后置于一处。
出殡那一天,除胤祺、胤留在皇宫照顾悲伤的皇太后,胤禵留在紫禁城外,其余成年皇子都参加了出殡仪式,宜修作为皇家福晋,也收了几日的灵。五福晋、九福晋身怀有孕,没有出席。
苏麻喇姑灵柩停入殡宫后,太子、胤褆、胤祉、胤禛等各自回府,唯独十二胤祹提出要求:“姑妈自幼将我养育,我并未能报答即如此矣,我愿住守数日,百日内供饭,三七诵经。”
苏麻喇姑纵然身份再超群,也无法脱离仆人的身份,从没有皇子供饭、三七诵经的先例,康熙最初很满意十二的孝心,不仅是念及苏麻喇姑抚养过十二,更是顾念苏麻喇姑在他幼年的教养,答复:“十二阿哥之言甚是,着依其所请。”
就这样,胤祹住在殡宫,为苏麻喇姑守灵、供饭、诵经,其他皇子则每天一人轮流着给胤祹做伴。
不久后,康熙变了脸色,不是胤裪守灵不尽心,而是苏麻喇姑安葬后不久,十二福晋爆出了孕信(历史上,胤裪和十二福晋的长子,出生于四十五年六月二十六日,按照时间推算,这孩子要么是在苏麻喇姑去世前后怀上的,要么就是在苏麻喇姑三七左右怀上的)。
胤裪自苏麻喇姑去世就一直没离开过棺椁,十二福晋的孕信很显然是在苏麻喇姑病重期间怀上的,让康熙颇有种被当场打脸的感觉,突然间就冷落了胤裪和定妃。
幸好,胤裪一直都是一副宠辱不惊、岁月静好的模样,并没有因康熙的冷落表露不满,而是老老实实在府上为苏麻喇姑诵经,和福晋一起期盼孩子的到来,就这样平静的生活着。
胤禛对此颇为唏嘘,眼中闪过复杂,但也不得不承认,十二弟被冷落也不是坏事儿。毕竟,苏麻喇姑一逝世,胤裪就失了依仗,福晋出身好没错却无法借力岳家(他被苏麻喇姑抱养的那一刻,就失去了争夺的资格)。加之,十二弟为人谦逊、善良、低调,就此退出朝堂,于他将来,有益无害。
宜修也是如此想的,但她并没有就此和胤裪府上拉开距离,而是在胤禛示意以及自身的想法下,时不时去十二贝勒府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