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宜修重生:人间清醒登橘直上 > 第472章 破局始末·定计(八)(1/3)
    “原来是这样!”

    宜修细细研读剪秋带来的字条,“毓庆主人”“调兵”的字眼,恍然大悟:

    怪不得十三,会在太子一废后整整被康熙冷落十年,十四这一招,太狠!

    无论是兵权,还是挑唆太子谋逆,都是帝王内心不可触碰的逆鳞。

    论心机和城府,十四当真是不逊色于胤禛、八阿哥,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这一法妙就妙在,阳谋也,无解!

    一,假调兵手谕不仅可以彻底扳倒太子,若气在头上的康熙,并未察觉到这其中有诈,胤禛和胤祥的下场,可想而知,而胤禩就能在胤褆随太子退场后顺利上位。

    毫无疑问,十四会向老八邀功,理应获得老八最丰厚的回报。同样的,这一计策是十四定下的,胤禩得了利,也就被他拉下了水,胤禩除了继续和十四建立铁盟关系外,别无他法。往后,即便十四无法染指皇位,也能获得丰厚回报,不枉他冒这么大的风险。

    二,若假的调兵手谕被康熙识破,还有十三挡在前面。纵使康熙察觉的不对劲,把其中的几个关键环节梳理清楚,假手谕……也为之晚矣。

    无他,这一手谕肯定是在康熙决心废太子的时候才会用上的,帝王金口玉言,说了废立是废立,发现了手谕是假的又如何,已经被废的胤礽,就算有机会再登储君位,也坐不稳——

    能被废,就已经说明了很多事儿。能立两次,也能废两次!

    而且,康熙心里一定是秉承谁最得利谁就是幕后黑手的想法,废了太子后一定会想法子,让那个最想取代胤礽的皇子主动暴露出来。

    毕竟,谁最想当太子,谁就会在接下来议举太子过程中表现最活跃。

    十四固然伪造了那封调兵手谕,但在接下来议举新太子过程中,十四一个位列“三流”层次的阿哥,注定没有一争之力,只要他不冒头,康熙就不会把嫌疑指向他。

    无论胤禛,还是胤禩,在夺嫡中表现活跃,都是他的挡箭牌。

    上一世,胤禩成为了太子之位最热门的人选,在他沉浸在百官联名保举他当太子的欢喜之时,无形中就承担了十四造假陷害胤礽、胤祥的风险。

    从康熙视角来看,假手谕风波,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