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自然是弘皙、弘晋!
若是晚两年呢?“红利”自是归于太子妃与明德,总不能让到手的鸭子跑了,攥在手里的才是自己的。
“明曦有我,嫁妆不会少她,可明德就不一样了。虽说她在御前得宠,可孙子和孙女,在皇阿玛心里的地位能一样吗?二嫂,先前让你帮忙运作宁楚克出来,就是要加大明德在御前的份量。如今你要做的,就是替明德多攒些人脉、嫁妆。宁楚克出来,惠妃得了你人情,明德将来也能与宁楚克相互扶持,又有弘晖、弘春帮衬,日子总不会差!”
太子妃蹙眉思忖半天,极是认可宜修的话,左右弘皙、弘晋年岁半大不小,拿学业当借口拖个两年也是可以的。
苦是她陪太子吃的,好处怎能让出去?
就弘皙、弘晋在“明曦葬礼”上泪都不落一滴的表现,明德的将来,能指望他们什么?
还是自己养大的侄子更贴心些,又和明德一块长大,将来总能照拂明德些许。
见太子妃打定主意使用“拖”字诀,宜修暗暗松了口气。
只要拖上两年,弘皙、弘晋的婚事规格就会一降再降,二废时太子为了妻女,也为了毓庆宫的子嗣,绝对会把一切托付给胤禛,弘晖作为太子跟前长大的侄子,能得的好处自然少不了。
可要是弘皙、弘晋现在就成婚,三年后再废时,太子有了孙子、孙女,难免要替儿孙多着想一些,到胤禛手里的人脉、资源绝对大打折扣,弘晖能得到的“余泽”自然也是如此。
虽说她和弘皙、弘晋不存在立场对立,可间接的利益冲突如此明显,宜修岂能不提前做准备?
同样的,胤禛也很是忌惮弘皙、弘晋这两个侄子。
皇权一代传一代,才能安稳过渡,不至于引发社稷动荡。
老爷子精明的很,不会“昏聩”到越过儿子传位孙子,但之前弘皙、弘晋在乾清宫上蹿下跳、各种刷存在感的举动,深深刺痛了胤禛、胤禩的眼睛,不可能半点不防备。
俩兄弟已经展开了第二次暗中合作,默契地“清场”——
十四已经走了,也该轮到不省心的侄子们了。
当然,顾及二哥的颜面,胤禛不好直接出面,所以让宜修带着重礼来太子妃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