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理由,那如本官所说,育婴堂的罪魁祸首柳大山是原因之一吧。”

    “一个如此勤奋好学的孩子,被狗撵,被下人打,却因贫困,断了逐梦之路,最终走上歧路,实在可恨可悲可叹!”

    “本官每每想起,痛彻心扉啊!”

    一众士子点点头。

    显然,这个理由也传到了他们耳中。

    但紧接着。

    高阳便继续道,“但本官的第二个理由,便是父亲大人的求学之路,对本官起了极大的影响。”

    这话一出。

    刷刷刷!

    一众目光,瞬间齐聚在高峰身上。

    如黄子瞻等人,更是心头满是好奇。

    “高侍郎的求学之路?”

    这一瞬间,高峰也懵了。

    “他?”

    他来到高阳身后,压低声音道,“孽畜,这么多人,别搞啊!”

    但高阳直接一把搂着满脸错愕的高峰,高峰也只能面向一众学子,露出僵硬的笑容。

    高阳拔高声音,朝着众人开口道,“当年高家贫困,家徒四壁,祖父征战沙场,生死不知。”

    “父亲大人在乡下小山村,艰苦求学,后祖父凭借着战功,显赫长安,本官却极为顽劣,不喜学习,故父亲大人写了一篇《送长安孽子高阳序》,令本官印象深刻。”

    嗡!

    傻了!

    高峰直接傻了。

    《送长安孽子高阳序》,这是什么鬼?

    他没写过啊!

    并且高天龙刚参军时,那会儿他的确在乡下,但幼时的他也极为顽劣,也不存在艰苦求学啊。

    这一刻,高峰慌的一笔。

    但上千人的目光注视下,他也没法拆高阳的台。

    倒是一众士子,纷纷满脸意动。

    《送长安孽子高阳序》从字面上来理解,便极好理解。

    送,乃赠送!

    长安,乃地点。

    孽子高阳,这是身份。

    序,这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一般写在书籍最前面,赠序则是赞许,劝勉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