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着的信儿是:红头文件已经下到市里粮食局了。
就等着下个月发布,下下个月执行呢!”
“啊!嗨!”郭瘸子满脸颓丧地站了一会儿,又无奈地坐了下去。
在他坐下的同时,一阵‘嗡嗡嗡’的讨论声,又响了起来。
“我们家的定量,本来就有点不够,再减这么多?那还不得饿肚子啊?”
“嗨!谁说不是呢!以后啊!真的要嘞着肚子过日子了。”
“这粮食要真是不够吃,以后还真得往里掺点东西了?”
“掺东西?掺什么东西啊?”
“野菜、麸子什么能吃,就往里搀什么呗!”
“对!对!对!是得往粮食里掺东西了。我们家昌平那面的亲戚,从去年开始,就往玉米面里掺麸子了。”
等大家讨论了一会儿后,易中海才又开口道:“大家伙儿都稍微静一静啊!我这里还有一个事,要和大家商量一下。”
“咱们院,中院的贾家,大家都知道哈!就贾东旭一个人有四九城的户口”
“也就是说,他们一家五口人,只有贾东旭能领城里的粮食定量。”
“每个月呢,我这个当师父的,都得帮衬些粮食,才能让他们一家,把日子过下去。”
“可从五月份开始,粮食定量要是缩减百分之三十的话,这,我这个当师父的就是再使劲,也实在是周全不了了。”
“所以呢就想和大家伙商量商量”
“每家每户啊!每个月能给贾家,挤个一斤半斤的粮食出来。”
“我知道这两年赶上灾荒年,大家伙的日子都挺紧的。”
“这又赶上定量减少,那更是紧上加紧了。”
“可是呢!再怎么样,大家的日子,也还能过得下去,不是嘛?”
“可贾家就不一样了。”
“他们家秦淮茹现在又怀了身子,到了年底再填一口儿的话,那就是六口人了。”
“大家伙要是不伸把手,那贾家可就真要饿死人了。”
“咱们院里要是饿死人,说出去,大家伙的脸上也难看,不是嘛?”
“好了!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嗯!从五月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