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的礼堂,内心却是在想着,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是郑老太监派来的探子。

    甩了甩头,将脑海里多余的想法清空,唐寅正准备登台授课。

    就在这时,礼堂外又传来一阵骚动。

    众人转头看去,只见数名身着北绒装扮的汉子,拥着一名身穿大明长衫,留着一缕辫子的年轻男子,朝着里面走来。

    “北绒人?”

    这些人的到来,便引起了一阵惊呼声。

    眼见北绒人引起了骚乱,一名身穿礼部官服的官员,从后面挤了上来,高声喊道。

    “诸位学子,这些是北绒来的使臣,仰慕我大明文化,特意前来听课,”

    “尔等就不要非议了!”

    众人闻言,议论声更大了。

    不少学子脸上,皆是带着讥讽之色。

    “北绒人也来学我国子监,岂非贻笑大方乎?”

    此言一出,顿时引得不少学子的赞同。

    礼部官员闻言,顿时一怔,随后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

    既有认可,又有惊惧,似乎害怕走在前方的长衫年轻男子,眼神不时的朝着他看去。

    唐寅见状,不由微微一笑。

    原因无他,这官员又是个熟人,鸿胪寺郭少卿。

    唐寅不由感慨,今天真是个叙旧日,来的都是熟人。

    北绒人的到来,引起不小轰动,严重影响了礼堂的秩序。

    按理来说,国子监的官员,应该出面阻止。

    然而,董祭酒却是面无表情,甚至眼神都没有朝着那边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