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感到惊艳。
“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用独特的方式感知世界和人生。只要点燃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都在某个瞬间,参与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诗。”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布袋中舀出的金黄色的糜子面,细腻的粉末在日光下闪烁着微光。
掀开蒸笼,随着蒸笼内蒸汽的升腾,如同艺术品的面食在高温的作用下逐渐膨胀、变色,色泽诱人,似乎有香气扑鼻而来。
用心腌制的火腿挂在通风良好的房梁上,不知过了多久,光泽诱人,在岁月的流转和微风的吹拂下慢慢风干、发酵。
……
鲍里斯沉浸在异域饮食文化构建的美好想象中忘了时间,直到身子被路过的读者轻轻碰了一下,他才恍然回过神来。
再次阅读《舌尖上的中国》,与当初看专栏时完全不同。
可能是因为篇幅集中、图文并茂,这次阅读,鲍里斯心中多了更多的感动和温暖。
那些由一双双勤劳的双手所制作出的美食,蕴含了无数的心血与智慧,它们不仅是满足味蕾的佳肴,也是充满了古老文化和人类情感的独特载体。
“很不错的书!”
正当鲍里斯沉浸在书籍带给他的感动时,耳边突然传来一个轻柔的声音,抬头望去,只见一位褐发碧眼的妙龄女郎。
鲍里斯的眼前似乎被投下了一道光束,怦然心动,他心想这大概就是一见钟情的感觉。
他微笑着向女郎打招呼,“嗨!确实是很好的书,之前看《纽约客》时我就很喜欢。”
“你也喜欢《纽约客》?”
“当然,谁不喜欢《纽约客》?”
一语双关,要是放在作风保守的中国,鲍里斯恐怕要遭遇几个白眼,甚至是被喊耍流氓,可这里是美国。
眼前的妹子意会后,反而露出了个甜美的笑容。
鲍里斯因为丢了工作而阴霾的心情,在这个笑容过后如同雨过天晴。
“鲍里斯·麦克斯韦!”
褐发女郎轻轻握住鲍里斯的手,“莉莉安·格雷克!”
“莉莉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