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阳回燕京的目的是为了采风,搜集些写作用得上的资料。
他的新小说虽然有后世的电视剧作为参照物,但小说创作和影视创作的最大不同就在于细节的呈现。
电影、电视一个画面就可以交代很多信息,可小说却必须以丰满、真实的文字细节取胜,尤其是那些隐没在历史中的细节。
所以待在燕京的这段时间里,他时不时的就会去骚扰一下那些经历过民国、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老前辈,对于丰富小说的细节,大有裨益。
这天他到朝内大街203号大院拜访陈荒煤,这院以前叫东四头条5号,是专为外国传教士和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开设的华北协和华语学校。
因而院落的建筑风格可以说是中西合璧,典雅别致。
解放后这里就做了文化部大院,历任文化部的领导都在此居住。
陈荒煤听林朝阳谈起小说的一些内容,有些担忧的劝道:“你这部小说恐怕不太好发表啊!”
林朝阳毫无负担的笑着说:“先写了再说,管它能不能发表,到时候你们这些老同志帮我说说情,问题不大。”
“敢情你打的是这个心思。”
在陈荒煤家待了快两个小时,考虑到他身体不太好,林朝阳婉拒了陈荒煤留饭的邀请,起身告辞。
出门就碰到了刚下班回家的广电部田同志,广电原来归文化部管,现在虽说分家了,但职工们还多住在一个院里。
田同志一见林朝阳,表现的极为热情,聊了几句,竟直接把他拉到了家里。
这会儿正是晚饭时间,文化部大院飘着饭菜的香气,田同志家里也正做着饭,他把林朝阳带回来,还特地让妻子加了两个菜。
“玉书同志没一起回来?”
“没有,公司的事情比较忙,得过年才能回来。”
“哦。”田同志点了点头,又问:“合拍片的政策收紧,对你们林氏影业的影响大不大?”
当领导的就是虚伪,政策你都执行完了,这会儿问有没有影响,让我怎么说?
“没什么影响。”
从92年开始,内地和香江的合拍片变得越来越多,逐渐有滥觞之嫌,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国内电影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