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弟弟顾承和全寄之兄全绪、堂兄全端曾参与芍陂之役,而当时顾承受到更多封赏,
但全家一直认为不公平,如今矛盾爆发,全琮全寄父子揭发在芍陂之役中顾承与他人串通一气,故意被增添了许多功劳。
顾承下狱,顾谭也受到连坐。孙权本想让顾谭道歉而释放他。
等到大朝会时,顾谭一时激动,回答道:“陛下,谗言其兴乎!”有关官吏奏称顾谭诬陷毁谤,对国君大不敬,依法应该处死。
孙权看在顾雍的份上,没有实行。顾谭、顾承最终被流放到交州。
除顾谭以外,许多太子党寄希望出任地方的头号重臣陆逊上书拥护太子,因此不断传递消息给陆逊,希望他拥护太子,如吾粲,陆胤,亦有鲁王党希望他出面稳定局势,如全琮。
陆逊早期对南鲁党争持中立态度,后来却先与全琮交恶,倾向太子方。
孙霸见孙和不像以前那样得宠,更加觊觎太子之位,让宾客杨竺为自己说情。
孙和得仆从偷听来的密报,此时太子宾客——陆逊之族子陆胤正要前往武昌。
孙和与陆胤秘密商议,打算让陆逊上表劝说孙权。
陆逊认为太子地位极度不稳后,屡次上书坚决拥护太子,孙权发觉事件流传至武昌地方而感到惊异,陆逊因此招致强烈批评,陆逊另对顾家之事心存疑虑,愤怒交加卒死。
传递消息之事败露后,杨竺、陆胤、吾粲接连下狱,除吾粲在狱中去世以外,虽然另一传递消息者是陆胤,不过杨竺反倒率先认罪,陆胤后来出狱复官。
经此一事后,孙权和太子的关系后来有所缓和。
思索多年后,到了今日,孙权还是担心此事,认为两党内斗的结果已经让朝廷产生了裂痕,如果自己百年之后让太子孙和继位,
会造成朝廷更加不安,引发与孙霸甚至是其他诸子的进一步内斗,
如同像袁绍死后,袁尚和袁谭完全分裂成两派,内耗更甚今日,届时将被江北的小曹贼、自己的便宜女婿曹爽捡一个便宜。
自己决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便下定决心在儿子中另立太子,所以才有了今日孙权对朱据的暗示。
孙权笑着道:“子范不必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