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起码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在蜀汉建国后没多久,尤其是刘禅继位以后,朝廷选拔人才的方式,便几乎被士族集团垄断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应当是刘备嫡系大批凋零导致的。众所周知,刘备算是个“旅游达人“,从北面的幽州来到中原,在辗转中原各地之后,又继续南下,还游历过江东,最终反而跑到西蜀地区建立了政权。
在旅游的过程中,刘备每到一个地方,便有一些人才来投奔他。所以蜀汉政权中应当还有一个来自北方与中原的元老集团,这才是刘备最信赖的团体。如张飞、赵云、关羽、魏延、糜芳、孙乾、简雍等人,都是最忠诚刘备的。
但好景不长,先是关羽在荆州之战败亡,后是张飞遇刺,再加上刘备亲征东吴失败,魏延因内斗而死。元老集团本就远离故土,无法得到新鲜血液补给,在经过接连重创之后,他们已经无法在蜀汉政权内部立足。
所以说,刘备倚重士族集团,也是无可奈何之举。他让自己的几个儿子认诸葛亮为相父,便是有着“抱大腿“的心思。他在临终之前,将大权委任给诸葛亮,便是希望他能保证刘氏子孙能够继续绵延下去。
好在,诸葛亮不是司马懿。虽然刘备即位之后,蜀汉迎来“诸葛亮时代“,但刘禅却始终安稳无忧,刘氏子孙的江山,也得以顺利继续维持下去。
出于士族集团对蜀汉政权的重要性,刘备在创业过程中,是不遗余力的对他们进行拉拢的。而且刘备拉拢他们的手段,也颇有意思,主要是“画大饼“、“谈理想“与“一家亲“三个办法。
兴复汉室其实是个幌子,前两个很好理解,刘备身上似乎有一种魔力,可以让人觉得他日后会有大成就。这种情况,早在刘备少时便有所体现了。
刘备的族叔刘元起感慨道:“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当地名士李定也说:“此家必出贵人。“
刘备有汉室后裔的身份,因此他画的“大饼“,谈的“理想“,其实总结起来不过就是八个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刘备去世后多年,诸葛亮还会想起刘备当年三顾茅庐的场景。于是为了贯彻刘备的理想,诸葛亮在有生之年发动五次北伐之战,可谓是穷尽了一生心血,
可是却遇上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