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刘备独家的“仁义”(2/3)
,不会再有所顾忌,那他们进入益州也会困难重重的,

    毕竟在当初若是没有以李严等人为首的益州本土士族的帮助,拿下益州将会是困难重重的一件事情,少不了流血牺牲、损耗自身实力,让虎视眈眈的曹魏、孙吴渔翁得利,

    这也是一向以仁义自居的昭烈帝所不情愿看到的,即使是现在已经拥天下九州之一的荆州一州之地,也不愿撕去自己身上仁义的标签,

    这个招牌在之前用得很好,而现在他也想继续用下去,毕竟像刘皇叔仁义这样的招牌一旦丢弃,就永远再也找不回来了,只能像曹操一样被世人冠以枭雄的称谓了,而东吴孙权素以狡诈着称,也没有什么仁义之名,

    这个仁义在此乱世便是只为他刘皇叔独有的称谓,只仁义这一块金字招牌,可以吸引很多能人来投奔,在之此之前便为他的大业增添了不少助力,

    熹平四年(175年),刘备十五岁时,母亲让他外出行学。刘备与同宗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一起拜原九江太守、同郡人卢植为师学习。

    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常常资助刘备,将他和刘德然同等对待。此举招致刘元起妻子的不满,刘元起说:“我们宗族中有这样一个孩子,不是个平常人。”

    公孙瓒与刘备结交为好友,公孙瓒比刘备年长,刘备将公孙瓒视作兄长。刘备不怎么爱读书,喜欢狗马、音乐、美衣服。

    身长七尺五寸,两手下垂等到膝盖,能看见自己的耳朵。不爱说话,能善待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喜欢结交豪杰,当地豪侠都争着依附刘备。

    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携千金,贩马来到涿郡,见到刘备,于是给其资助,刘备得以用来集结到很多人。

    初平二年(191年),刘备与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对抗冀州牧袁绍,刘备因为累次建立功勋而升为试守平原县县令,后领平原国相。

    刘备在外御贼寇,在内则乐善好施,即使不是身为士人的普通百姓,都可与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会有所拣择。

    刘备当平原相时深得人心,郡民刘平不服从刘备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杀。

    刘备毫不知情,还对刺客十分礼遇,刺客深受感动,不忍心杀害刘备,便坦露实情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