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 第一百九十三章 峡谷伏击,郭淮败逃(1/3)
    关隘城楼上依旧在夜风中飘扬着魏军旗帜,只是里面城墙上值守、巡逻的魏军却是被蜀军兵不血刃的给“冒名顶替”了………

    “除去换上魏军盔甲的三千余人,其余的随本将在此关隘前方峡谷的左右两侧埋伏,待郭淮一到,便打他个措手不及!”

    “卫将军英明!”,“仆遵卫将军将令!”左右纷纷道,便迅速出关隘,将人马尽可能多的隐蔽在峡谷两侧,

    峡谷险隘深邃崎岖盘绕,连接凉州贯通南北。谷中山重水复怪石嶙峋,两崖奇峰耸立峭壁突兀。

    峡谷长五十余里,咽喉处仅宽三丈有余,扁都口的关隘便筑在此处,自古为河西走廊通西平等、金城的捷道,既然是捷道,走这条道便能更快的由北向南到得西都,在此西都危急的时刻,郭淮必定会走这条近路,姜维料定,

    而在这条近道最窄处,伪魏还修了一个关隘、派五千兵马驻守关隘,如此一来便更不用担心在扁都口遭遇敌人伏击了,可以放心的走这条路,

    除非敌人是长了翅膀、像鸟儿一样飞过此险关,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而强行攻打此关隘则是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耗时不说、还要死个几千、几万人都不一定能拿下来的,

    扁都口亦称“大斗拔谷”,也被叫做“达斗拔谷”或“大斗谷”。《甘州府志》卷八·戎兵载:“扁都口,离城三十五里。

    旧志“镇城东南二百五十里。扁都口,青海西宁大道也。水甘草茂,道路平衍。

    自汉以来,番夷内犯,王师于征,多由此道,今商贾亦间由之。云口有巨碑,而其文多剥落,不可别悉,不知何时竖也。”

    夏商周三朝时,中原分九州,扁都口地属雍州,是戎羌驻牧地。

    秦时月氏居住,祁连山下有月氏东城(今民乐县永固镇)。

    《民乐县志》载:“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匈奴老上单于联合乌孙,大举攻击月氏,‘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再次西迁。少数留在河西,史称小月氏。自此县境归匈奴右贤王部下浑邪王管辖。”

    而今此地在大多数的时间归属魏国,

    “快、快、快,务必要在黎明前隐蔽好!”一名汉军偏将在峡谷中大声道,声音在峡谷中传了不知几里、又传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