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 第一百九十四章 郭淮望梅止渴(1/3)
    狭长的谷道中,郭淮的部下正在掩护着郭淮出谷去,“驾、驾、驾……”一路留下无数溃兵,旗帜、兵械散落在谷中………

    不过在队列中的魏兵却是还能勉强维持着防御阵型、持盾继续抵挡,用刀剑、长戈、长枪跟追赶来的汉、羌兵士战在一起,晨光中,扁都口谷中的风景如画,今日平添了如此多的尸首,却是添了几分凄美之感,

    “郭都督,哪里走!”姜维也骑马赶来,又戳死几个魏兵,已是到了郭淮身后几丈的距离,

    “取弓箭来!”姜维对左右道,郭淮也不搭理,只是带着残兵一路往前狂奔而去,只期望快些突出重围,到得谷口,如此便可组织反击!

    “嗖”的一声,一只离弦的箭便力道十足的向郭淮的后背袭来,

    “啊!”郭淮的左肩中了一箭,箭尖顺着盔甲鳞片间的缝隙深入到皮肉之中,鲜血顺着缝隙缓缓的流下、滴落,郭淮也不管这些、也没时间顾,便和左右一路砍杀汉、羌兵士往谷口而去,

    早期甲胄,选用的材料多是兽皮或藤木之类的,最早的商代皮甲应该是整张兽皮披在身上,后来才将皮革裁剪缝合,这样就能有利保护身体重要部位,又不影响行动。

    相比商代,周代已经将整片皮革裁成小份甲片,再用索条编织而成,有时候为了增加甲片的强度,会用双层或多层皮革缝制,表面还会涂漆,以增加耐用性。

    掌握冶铜后,就出现青铜甲胄,汉代铁铠慢慢成为主要防护装备,汉代把铁铠称为“玄甲”,玄就是黑的意思,因为铁甲呈黑色。

    汉时名将霍去病去世时,就是玄甲兵送葬,这在当时是很隆重的葬礼。

    汉代铁甲也由粗重到精细演变,原来是用长条甲片编成“札甲”,后面改用小甲片编成“鱼鳞甲”,而且当时兴起的百练钢技术也应用到制铠上面,便逐渐演变出了郭淮身上所着的黑光铠甲,以铁色发青而得名,

    防护力虽强,仍是有些缝隙可供敌军穿透,但重量却比先前的铠甲重上不少,但为了在战场上保命的同时杀伤更多的敌军、就是再重也得穿啊!

    “将士们都给吾撑住了!前方便是谷口了,只要出了扁都口、咱们便有了活路!”郭淮又持剑砍在一名蜀军校尉的脖颈上,鲜血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