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 第二百六十八章 食粥,全琮父子的阴暗面(3/3)
不一会儿全寄也端着一碗粥走到全琮面前道:“父亲,喝碗粥吧,这是刚刚熬好的,还热乎着呢,味道不错,您尝尝罢。”

    全琮遂将竹简交给左右,接过冒着热气的漆碗,缓缓将粥吹凉之后开始喝将起来道:“这粥不错,甜度适中,喝下去,胃里暖暖的,真舒服,颇适合像老夫这样的老朽食用。”

    蜀国谯周所着的《古史考》中曾言“黄帝始有釜甑,火食之道成。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

    《说文解字》也把这一功绩记在了黄帝身上,说“黄帝初教作糜。”

    山珍海味何其多,但在国人心里,总有一个温暖的位置留给粥。

    这种可能在新石器时代就已诞生的食物,是属于华人世界精神家园共通的符号。

    襁褓之中,除母乳以外接触到的第一口食物,大多来自一碗长辈们精心熬制的米粥;

    而人生历程将尽,牙齿脱落,躺在床侧被儿孙们一口口喂下的,也还是那碗粥。犹如画了一个圈,粥将人生的和终点相连。

    全寄道:“礼记令月中曾有言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因此儿子才让他们做了些甜粥给父亲。”

    除了祭拜祖先等礼仪活动外,自古也有供粥给长者以示尊敬的习俗。以粥作为供养老人的主要食物,这样的传统起源于先秦时期。

    从《汉书·武帝纪》里“民年九十以上,已有受粥法”的描述来看,到了汉朝时,供粥给长者已从约定俗成成了国家律法。

    不难理解为什么粥会成为中国人敬老的食物——人到年老时牙齿松动脱落、肠胃消化功能减弱,供以细软、好吸收的粥再合适不过。

    “食粥养老”的观念就是这样代代相传,深入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