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 第二百七十章 仙山长岛,对贫民的仁义之举(2/3)
甑(音zèng)”这样的烹饪器具,于是顺带把粥的发明也归功于他。

    其实从新石器时代起,适合“加水烹煮”的陶器除了“鼎”“釜”以外,还有出现在中晚期的“鬲(音li)”“戽(音hu)”“规”等。

    其中“鬲”一字的意思是三足的锅,恰好是“粥”的繁体字“鬻”的下半部分;“鬻”字上半部,“米”字两旁的“弓”,则描绘了煮米时袅袅上升的蒸汽。

    全琮捋着胡须感慨道:“这一碗粥也让吾想起了年少之时为陛下长史的父亲命吾运些谷米到吴有所交易,可是吾却看见城中那些贫民无所食,便把谷米全数给了他们父亲因此大怒,但好在他最后没有责罚吾。”

    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表孙权为车骑将军,孙权用全柔为长史,后出任桂阳太守。

    全柔曾使全琮运谷米数千斛到吴,有所交易。

    但全琮到后,散用谷米,救济贫民,空船而还。

    全柔闻此大怒,全琮顿首道:“我认为鬻米之事既非紧急,而士大夫正有倒悬危累之难,因此我便以米振赡,而不及先行启报父亲。”全柔亦奇其志。

    当时中州士人避乱至南方,依从全琮而居者数以百计,全琮辄尔倾家财以给济,贫富与共,于是远近显名。后孙权以全琮为奋威校尉,授兵数千人,命其讨山越。

    全寄抱拳道:“父亲仁义,怪不得吴地的百姓皆称赞您有战国时孟尝君之风范啊!甚至比孟尝君更得百姓之心,毕竟孟尝君接济的是对他有用的门客,而您接济的则是普通的贫民。”

    孟尝君田文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归附了田文。

    田文宁肯舍弃家业也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

    他的食客有几千人,待遇不分贵贱一律与田文相同。

    田文每当接待宾客,与宾客坐着谈话时,总是在屏风后安排侍史,让他记录田文与宾客的谈话内容,记载所问宾客亲戚的住处。

    宾客刚刚离开,田文就已派使者到宾客亲戚家里抚慰问候,献上礼物。

    有一次,田文招待宾客吃晚饭,有个人遮住了灯亮,那个宾客很恼火,认为饭食的质量肯定不相等,放下碗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