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 第三百三十一章 尽兴的饮宴,门客的作用(3/3)
   “治军”重要而且繁琐,是兵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统帅需要把精力用在统管全局,哪有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些,就需要有信得过的人来具体负责这方面的工作。

    于是根据统帅的级别,就需要有中领军、中军校尉等不同层级执掌中军的军官,来帮统帅具体负责主力大军的训练、人事、监督等管理事务。

    可见,执掌中军的军官并不拥有中军的兵权,只有代管理权。

    但长年指挥管理,军令如山,如果中军执掌者不够忠诚,就是非常可怕的了。

    所以,执掌中军的人首要要求,就是绝对地忠诚,其次要有足够的治军能力,把军队管理好,有战斗力。

    曹操起兵时让史涣做他的中军校尉,后来军队规模庞大了,让他做掌管禁军的中领军,必然是能非常符合这两个要求的。

    史涣不但对曹操忠心不二,而且有很强的治军能力。

    因为他的训练治理,曹操的军队才能保持那么高的战斗力,让曹操纵横于天下。

    建安五年官渡之战,曹操与袁绍对峙期间,曹操采用荀攸的计策,派出多支部队袭扰拦截袁绍的运粮部队,以使袁绍大军人数多的优势,因消耗粮食快变成劣势。

    史涣跟着徐晃这次烧粮行动,是荀攸整个计策功劳最多的一次,徐晃还因此封侯。

    这种袭扰行动,曹操手下武将众多,史涣并不是必须要派去的,这次看上去更像是历练。

    不知道是两次实战的结果,让曹操觉得他领兵作战的前途不大,还是舍不得让自己这么好的中领军出去冒险,其余时间他都是跟在曹操身边随征作战,并没有太多的单独表现机会。

    曹操取汉中张鲁后,有人建议让韩浩留下都督汉中,曹操说:“我怎么可以没护军?”

    从这来看,史涣、韩浩同作为曹操最重要的中军将领,曹操应该还是想留史涣在身边,舍不得他去冒险,但因此,史涣失去了更多展现能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