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仅厩马就有四十万匹,其他地方、民间养马数量更是不计其数。
西汉时期养马业的大规模发展,果然带动了骑兵数量的增加,汉文帝时已能抽调出八、九万骑兵来抵御匈奴。
到武帝时,汉朝军队已转变为以骑兵为主,而步兵则多用来运送粮草辎重。
武帝时对匈奴的大规模反击战,每次调动骑兵都是以十万起步,前后加起来总共动用骑兵一百二十万众。
此后,汉军充分利用骑兵机动性强的特性,远程奔袭、分进合击,不断取得对匈战役的胜利,但那时却是没有舞马的。
曹爽继续道:“可惜啊,自从到了东汉,连年战乱之后,马匹的数量便是大大减少,已远远不如东汉了,如今更是连东汉也不如,毕竟这天下已经分裂了太久了。”
到了东汉,官府的养马业大为衰落。这种衰落主要表现在数量上的减省。
《后汉书·百官志》说,“旧有六厩,中兴省约,但置一厩”,和帝永元五年又“诏有司省内外厩马及凉州诸苑马”。
此后虽有部分增设,但总体数量上与西汉相比已远远不及。东汉马匹数量的减少,使得骑兵数量也大为减少。
而到了唐时,没有分裂的天下马匹数量很多,有这个条件,则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唐玄宗如此喜欢舞马,下面的官员也无不追捧。他的宰相张说就在开元十八年为玄宗写过一首《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
词中写道:“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腕足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踏千蹄。髤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
全词对舞马表演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虽然马屁十足,但也生动的再现了当时的盛大场景和唐朝对舞马的喜好以及舞马的技术水平。
这首词写于开元十八年,正是盛世的巅峰时期。当时唐朝经济、文化都处于封建社会的顶点,国力极为强盛,也有能力年年举办盛大的舞马活动。
可是唐朝的许多问题被这种表面上的盛世掩盖了,歌舞升平的背后已危机四伏,二十多年后的“安史之乱”使得大唐迅速从盛世顶峰掉落,唐王朝的国力被战争消耗,唐玄宗本人也逃往四川,他养在长安的舞马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