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侵夺,穷恚无聊,故致反叛。——《后汉书·西羌传》
所谓有压迫就有反抗,从东汉初期开始,羌人的起义就零星地开始了,到了东汉中期,起义的规模扩大了。
不过,由于羌人早期的起义只是以部落为单位的,缺乏有效的组织,缺乏足够的兵器,缺乏充足的兵力,因而很快就被镇压了。
不过,后来羌人起义的规模越来越大,最终还是拖垮了东汉王朝。
而另外的胡族之一匈奴则是一直有着统治中原的野心,在秦汉时曾一度占据了富足丰饶的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地区。
到汉武帝时,对匈奴发起了全面反击,卫青、霍去病率军饮马瀚海,封狼居胥,将匈奴直接打残。
到了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有部分匈奴人就南下归顺了中原王朝,然后内迁,曹爽想到现在的大魏幸好没有什么大的内乱,年初司马懿的叛乱被迅速的平定下来,虽然到现在也没有尽全功,司马懿父子逃亡蜀国,但好在没有对大魏的实力有很大的损伤,
若是平叛之事拖久了,说不定匈奴、羌、鲜卑等族便会趁大魏虚弱之机在凉州等地发动叛乱,而后大举南下,那样局面便会难以控制了,蜀、吴两国也会趁势而动,一同扑上来,将大魏撕成碎片,然后分而食之,
毕竟联合羌族之事对蜀国来说已是家常便饭,而对于吴国来说若是有这样的机会能够北渡攻取中原之地,自然是求之不得的,那还会顾忌什么勾结异族的骂名呢!有这样的机会如果能胜的话这些都将会由吴国自己来书写,也不用在乎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