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 第四百零九章 选人,完善校事府(2/4)
卫也不都是“前途光明”的存在,比如护陵卫就只能守卫皇陵,要是当了护陵卫那基本上一辈子都只能和死人打交道了。

    锦衣卫在明代非常好辨认,因为他们有三大特点:“骑着高头大马,操着京师口音(北京话),穿着飞鱼服。”

    如果在人群中看到这样一个人,不用问,八成就是锦衣卫了。

    锦衣卫,就是朱元璋控制天下的最强利器。

    作为朱元璋最信任的人,锦衣卫掌握着明代的诏狱,和汉代的诏狱一样,这个监狱是非常特殊的,最初都是只有达官显贵才能被关进诏狱。

    也就是说如果您被抓了,那么证明您还是有点厉害,不过另一方面来说,也证明您基本没救了。

    明初四大案,胡惟庸案,蓝玉案,空印案,郭桓案,合计杀人超过数十万。

    而这庞大的审判和抓捕工作几乎全部是锦衣卫主导完成的,可见锦衣卫的势力之庞大。当时锦衣卫的人员超过万人,受控于锦衣卫的人员更是有数万之众。

    锦衣卫的组织结构其实很简单;锦衣卫的武职官制为指挥使一人,官阶正三品,也是锦衣卫最高长官。

    同知二人,官阶从三品(相当于副指挥使),金事三人,官阶正四品,镇抚二人分别管理南北镇抚司(相当于俩监狱长),官阶正五品,十四所千户一共14人,官阶正五品,以下还有百户若干。

    这些人平时的工作方式就是一级管一级,上下之间绝不互通消息。

    也就是锦衣卫的各个线人都是单线联系,绝对不会打探自己的上峰和下线的情报,如果越级那么就是死路一条。

    根据锦衣卫制度,监视对象一旦发现,自己就要被替换或者自杀,避免情报泄露。

    锦衣卫的线人都卧底于达官显贵的府邸,有的一卧底就是数年,当时朝中的大臣无不对锦衣卫非常恐慌。

    洪武年间的官僚一听说要进锦衣卫的诏狱有的甚至直接就吓疯了。

    锦衣卫对百官言行的监控可以说达到了无孔不入的程度,当时有位老兄叫钱宰。他下朝的时候吟诵了一首诗:

    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

    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结果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