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 第四百三十二章 过失,对汉中的执念(1/4)
    桓范想了想继续开口道:“仆以为若是汉中还在我大魏手中,想必铜、铁矿便能更多一些了,哎,可惜,汉中已不在大魏手上了,是仆等无能啊!”

    曹爽摆手道:“这不能怪卿等,只能说现在暂时还未到时候吧,待到时机成熟吾必会率领大魏将士收复汉中的。”

    桓范抱拳道:“到时仆愿为丞相前驱,效犬马之劳,但仆还望丞相不要太操之过急,重蹈前次的覆辙啊。”

    曹爽随即又开口道:“汉中之战是当年武帝和家父心中的一大憾事,也是家父临终前的嘱托,

    所以吾前些年才不顾诸卿的劝阻也轻敌冒进过一次,导致兴势之役的大败,累及全军将士,这是吾之过失啊!”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汉中之战中,他的父亲曹真跟随曹洪、曹休等人征战,在下辩打败刘备手下大将吴兰,被拜为中坚将军。

    在黄忠定军山斩杀曹军统帅夏侯渊后,曹真跟随曹操来到汉中,击败刘备部将高翔。

    不久,曹操觉得汉中是鸡肋,于是将其放弃,撤兵回长安,曹真也只能无奈听命领兵跟着回去,后又在明帝之时两败孔明,

    太和四年(230年),他的父亲曹真接替曹休,升为大司马,取得了“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特权。

    他并不是曹操、司马懿那样以权臣身份取得这些特权的,而是真的为国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才取得特权的。

    曹真在取得大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大规模伐蜀,最好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蜀汉问题,主要目标也有汉中,

    然而,另一位辅政大臣司空陈群反对从斜谷进军的计划,曹真于是改成从子午道进攻汉中。

    实际上,陈群并不是反对曹真从斜谷进兵,而是反对曹真发动伐蜀之战。

    他认为大规模征战,军事用度花费太大,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值当。

    但曹真却擅自发动战争,亲自带兵从子午道进兵,另一路大将军司马懿经汉水进军,其他人如郭淮、费曜等部从斜谷入、武威进兵。

    只可惜曹真运气不好,恰逢雨季,道路很难走,他用了一个多月,才走了一半路程。

    这时,曹魏朝堂反对战争的声音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