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没有杀成,都让他跑了,只能无奈作罢,
若是再穷追不舍,天知道会不会在他身上重演小霸王之事,
于吉本是琅琊人,是东汉末年黄老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抵达江东以后,于吉经常免费施舍符水,替穷苦百姓治病。
随着时间推移,他在民间的威望也越来越高,很多人甚至还抛家舍业地跟在他身边。
他的威望高到了什么地步呢“时人皆知于吉,而不知孙策。”渐渐的,孙策心中对于吉生出忌惮之心。
那么为何孙策会为什么容不下一个宗教领袖呢呢
当时吴郡太守曾偷偷投效曹操,他在信中曾评价孙策为“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宜加贵宠,召还京邑。若被诏不得不还,若放于外必作世患。”
这其实正是关键原因所在——孙策与项羽有着同样的性格缺陷,那就是刚愎自用,且没有容人之气度。
当时孙策刚刚平定江东,正是意满志得之时,他忽然发现一个道士的威望都要盖过自己,他如何不会记恨
有人曾说过:“孙将军为人,恶胜己者,若每问,当言不知,乃合意耳。如皆辨义,此必危殆。”
不难发现,在孙策有勇有谋的外表之下,他其实还藏着一颗妒忌之心,稍不如意就会发泄私愤。这么一来,于吉又怎能不死?
相比之下还是左慈更胜一筹,几次都能逃脱险境,左慈精通五经,晓房中术,也懂得占星术,
从星象中预测出汉朝的气数将尽,国运衰落,天下将要大乱,就感叹地说:“在这乱世中,官位高的更难保自身,钱财多的更容易死。所以世间的荣华富贵绝不能贪图啊!”
于是左慈开始学道,对“奇门遁甲”也很精通,能够驱使鬼神,坐着变出美味佳肴。
左慈在天柱山精修苦炼道术,在一个石洞中得到一部《九丹金液经》(三国演义中为《遁甲天书》),学会了使自己变化万端的方术,辟谷术,法术很多记也记不过来。
武帝当初左慈召去,有一次将他关在一个石屋里,派人监视,一年没给他饭吃,过了一年才把他放出来,见他仍是原来的模样。
曹操认为世上的人没有不吃饭的道理,左慈竟然一年不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