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然煞有介事地解释说,龙城国在倭国东北一千里。龙王之子已然超乎寻常,更加上为卵生(这里虽说是七年后生卵,其实可理解为怀孕七年),更是神乎其神。
国王的一番吉凶说辞之后,不是让王后自己抛弃,而是命人打造樻子,又是七宝,又是奴婢,装了一船,不止如此,在浮海时还发送祝福:“任到有缘之地,立国成家。”
并派出赤龙护船。国王的这句话比较重要,讲述者借他之口阐明建政之意。国王的行为哪里是放逐?倒像是精心护送。
关于脱解身世的追溯,显然正史强调君王的孝行、学问、智慧,大体是儒家的标准,野史则一味神秘化,属于向大众宣讲的释家渲染。
但是二者殊途同归,都是在竭力凸显脱解的超出常人之“贤”,他能以异姓身份荣登大宝也就合理合法了,全琮看到这里心想这罗辰诸国还是什么都模仿着中原来,但就是地盘小,模仿什么都是形似神不似的,
脱解登基之前在南解、儒理两朝官居大辅,登基后施政一以贯之。脱解执政时代,徐罗伐由内而外充满奋发有为、蓬勃兴起的气象。
儒理大刀阔斧地实施了政治改革。始祖时期就存在的辰韩六部,是新罗国家的根本。
儒理九年(公元32年)改六部之名,并各赐姓。
六部现为梁部、沙梁部、渐梁部、本彼部、汉只部、习比部,分别姓李、崔、孙、郑、裴、薛。王族本姓朴,脱解则姓昔。
这是政治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可视作整顿贵族秩序、巩固王权的重要表现。
关于六部,儒理时期还有两件事:一是新罗本纪中又一次出现高句丽的身影,这次是高句丽大武神王攻灭乐浪,乐浪居民五千来投,“分居六部”。
这是一个高明的处置,也是在“王既定六部”之后的事情,表明六部在不断滚雪球。
另一件事是儒理将六部中分为二,命王女二人分别率领部内女子在七八月间绩麻比竞。
这种“劳动技能大赛”彰显了国王对六部的统领,同时展现出新罗积极进取的姿态。
官等的设定,与政治的关系就更为直接。与百济、高句丽及后来倭国的官等引入类似,这些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