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 第四百八十章 兵临城下,求援(2/3)
  除了狐白裘,贵族穿着珍稀的裘衣还有貂裘、貉裘、羔羊裘等等,杜甫有诗句:“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百里奚举于市”的典故,很多人应该都是知道的,“五羖大夫”百里奚,是秦穆公用自市场中交换回来的,

    百里奚成为秦国的宰相后,“谋无不当,举必有功”,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不仅使秦国百姓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且对秦国一统天下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当初秦穆公交换百里奚,用的便是五张黑羊皮,是制作皮裘的材料。

    羊皮可以换取奴隶,可见在当时经济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一件皮裘的珍贵性。

    至于平民百姓,只能靠旧丝绵、乱麻絮成的袍服来抵御风寒。

    诗经秦风上说,上古三代人们有棉袍记载,在周代,袍的地位并不高,属于一种生活便装,由于御寒性能好,

    当时野外作战的士兵,在冬天都标配有棉袍,所谓战袍既因此而来,即便如此,在物质匮乏的古代,棉袍也不是想穿就能穿的,

    《诗经·秦风》中有一首诗歌叫无衣,诗的开头即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所以当时的情况是,两个人共穿一件袍子,贫苦人家更是无袍可穿,

    后世有诗曰:“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此真乃脍炙人口的佳句。

    同时也从侧面看到在古代“五花马”与“千金裘”等均属于罕见且珍贵的随身物品,尤其是“千金裘”,普通的农人根本买不起,也不敢穿。

    故穿得起这些的都是豪商巨贾,抑或达官显贵之人。

    那么过去平民百姓的人,都穿什么过冬呢?以前,严冬腊月,皇帝也喜欢给老百姓的福利搞搞活动,要给穷苦老百姓送温暖。

    故送纸衣,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活动,纸衣也被叫“纸裘”。

    “人悉以纸为衣,或有衣经者”,“方冽寒,人皆连纸褫书为裳褕”。

    这时的贫苦百姓遭受战争,流离失所,由于没有布衣,便就地取材,制作纸衣御寒,纸原料成本低,容易获取,故能大范围普及。

    曹芳在每一年的冬季也会像洛阳的百姓发放纸衣,之前的曹爽是不会这么做的,但曹爽今年便想在几个月后的冬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