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 第四百九十四章 垂涎已久,宝贵的百姓和马匹(2/3)
境地区军马牧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还专门在河西六郡设立36所牧师苑,养马30余万匹,如此大规模的养马政策,大概持续了五十多年。

    到了汉武帝时期,依然坚持发展养马业,为了得到大宛国优良品种的宝马,汉武帝不惜发起多次军事行动,派大将去西域索取汗血宝马。

    后来,由于长期对匈奴的军事进攻,致使马匹损耗很大,仅仅是在漠北之战中,汉朝就损失十余万匹战马。

    为了满足战马的需求,汉朝上下养马成风,不但朝廷专门开辟有大规模的养马场地,就是民间也几乎家家户户养马,当时全国马匹的数量可谓达到了历史的顶峰。

    为了培育更多适应战场的马种,汉朝还安排马官对养殖的马匹进行品种改良,就是通过对大宛汗血马和中原良马不断的配种尝试,最终培养出了新的优良马种。

    经过实践的积累,汉朝养马、鉴马的知识技能有效提升,整个社会对其都表现了高度兴趣,于是出现了很多专门相马的着作。

    东汉着名将军马援,就是在认真学习前人相马技能的基础上,专门铸成铜马模型,利用模型对人们进行相马技能的培训教育。

    马援将良马积中、口齿、身中、唇髻等部位的特色集于模型一身,使人在观察的时候一目了然,很轻松地掌握优良马种的特点,达到长久流传的目的,马援的这项发明意义重大,受到朝延的高度重视。

    魏国有着充足的战马资源,其境内辽东区域和西北雍、凉地区都出产良马,除此之外,魏国还有匈奴、朝鲜、乌桓等国进贡的马匹,正是因为充足的战马资源,曹魏才建立了大规模的骑兵战队。

    蜀国和吴国战马资源匮乏,其军队的骑兵数量较小,蜀国只能通过商队高价收购或从战场上缴获的形式获得马匹,自己地盘上产出的马匹很少,而吴国更是视马匹如珍宝,由于没法组建骑兵部队,只能发展水军战船,并以长江天堑来阻隔魏军的驰骋。

    辽东这样的养马之地更是孙权一直以来所渴求的,

    当然了牛也是交通运输中非常重要的畜力,论及牛车历史,其实不短于马,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牛车的使用记录,在《尚书》中,也有“服牛乘马”的明确记载。

    由于汉初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