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杨定与张济也朝董承、杨奉下手。
董承、杨奉一路辗转,逃到洛阳,把郭汜等人甩在黄河对岸。
洛阳无险可守,无粮可吃,即便如此,董承也开始和杨奉争夺汉献帝的控制权,最终,董承胜出,杨奉被赶走。
杨奉邀请同样出身黄巾军的军阀韩暹与自己一起进攻董承。
董承迫于压力不得不接纳韩暹。
韩暹进入洛阳后居功自傲,让董承无法忍受。
于是,董承又邀请时任兖州刺史的曹操前来救驾。
曹操也有私心,他没有按照约定去洛阳,而是提出要把汉献帝接到自己的势力范围许都境内。
董承内外忧困,无可奈何只能答应曹操。
于是,曹操把汉献帝接到了许都,因为是董承邀请的曹操,董承也受封为车骑将军。
董承邀请曹操,是典型的驱虎吞狼之计,他万万没有想到,曹操比郭汜、杨奉厉害十倍。
汉献帝到朝许都之后,董承就大权旁落,被挂了起来。
汉献帝在洛阳时期,不过十四五岁,之后就被曹操接到许都。
衣带诏事发是在建安五年,当时汉献帝不过虚岁十九。
董承无非是希望通过女儿,巩固自己与汉献帝的联系。
汉献帝也希望通过董贵妃,在董承那里找到一些安慰,就像如今的曹芳一般。
当时的汉献帝除了有汉朝皇帝这块招牌,毫无实权。
在官员中其实也没什么实际影响力。
董承曾经像刘备、马腾这样的实权军阀发出邀请,但都被婉拒。
他所能招募的,全是一些边缘人物。
他们被掌权的曹操所排挤,心中嫉恨,处于种种目的,于是凑在了一起,想要做掉曹操,重新将天子握在掌中,重掌朝廷大权,号令天下,
其实,若董承成功刺杀了曹操,那天下必将大乱,汉献帝也必然会更加倒霉。
要知道董承是一个只知弄权、志大才疏的军阀,曹操还算是虽然不算一个君子,但也还是为统一天下做了很多有利的事情的,
汉献帝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在曹操的掌控下,小日子其实过得还很安稳,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