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 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值得效仿,选一个更好掌控的人(1/3)
    柏灵筠柔声点头道:“夫君说的是,妾身也以为吕不韦奇货可居之事不值得效仿,若是夫君再做那吕不韦之举,岂不是太过愚蠢了?”

    柏灵筠亦给自己的茶盏里倒了茶,顿了顿又道:“若是那天子实在做的太过,夫君亦可尽快换了他,选一个更好掌控的人上位就是了。”

    子楚继位,为秦庄襄王。庄襄王尊奉为母的华阳王后为华阳太后,生母夏姬被尊称为夏太后。

    公元前249年(庄襄王元年),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河南洛阳十万户作为他的食邑,吕不韦家有奴仆万人。

    庄襄王即位三年之后死去,太子政继立为王,尊奉吕不韦为相邦,称他为“仲父”。秦王年纪还小,太后常常和吕不韦私通。

    当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被称为“四公子”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名扬四海。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

    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而自己也是堂堂秦国丞相、秦王的仲父,不应该被他们比下去,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

    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着书立说,流行天下。

    吕不韦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字。

    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他还把书的内容写在布匹上,并将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但是最后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

    公元前240年(秦王政七年),庄襄王的生母夏太后去世。

    孝文王后叫华阳太后,和孝文王合葬在寿陵。

    夏太后的儿子庄襄王葬在芷阳,所以夏太后另外单独埋葬在杜原之东,称“向东可以看到我的儿子,向西可以看到我的丈夫。在百年之后,旁边定会有个万户的城邑”。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有人告发嫪毐实际并不是宦官,常常和赵太后淫乱私通,并生下两个儿子,都把他们隐藏起来,还和赵太后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