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 第五百九十八章 效仿,全力支持朝议(1/3)
    坐在上首的曹爽点头道:“看来张都监的眼光还是不错的,我也相信假以时日不加任何佐料的茶会占据主流,只不过这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啊!”

    张当恭维道:“若是丞相有心推广,想必这种不加佐料的煮茶之法必能尽快在我大魏境内铺开来,那些文人亦会效仿之。”

    茶叶被古人发现以后,人类的饮茶方式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演变过程。

    第一个阶段,煮茶。

    无论是神农用水煮茶,还是陆羽在《茶经》中提到的煎茶、煮茶理论,人类最开始都是将茶叶煮后服用。

    郭璞在《尔雅》注中提到:茶“可煮作羹饮”。

    也就是说,煮茶时,还要加粟米及调味的作料,煮作粥状。直到唐代,人们还习惯于这种饮用方法。

    时至今日,我国部分少数民族仍习惯于在茶汁中加其他食品。

    第二个阶段,半饮半茶。

    到了秦汉时期,茶已经不仅作为药材,同时也在人们的生活中登场,逐渐成了待客的饮品。

    人们也在此时创造出“半茶半饮”的制茶和用茶方式。

    他们将团茶捣碎放入壶中,加人开水,并加工和调味。

    三国时期的张揖在《广雅》中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

    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迹,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笔之。

    其饮醒酒,令人不眠。”大概是说,当时采下茶叶之后,要先制作成茶饼,饮茶时再捣碎成末,用热水冲泡。但这时煮茶的过程中,仍要加入葱、姜、橘子等调味料,由此可以看出从煮茶向冲泡茶过渡的痕迹。这种方法可算得上是冲泡法的初始模样,类似于现代饮用砖茶的方法。

    从魏时开始,茶饮开始走入普通百姓家,成为生活的必备品,“粗茶淡饭”观念逐渐形成。

    第三个阶段,泡茶。

    这种饮茶的方式也可叫作全叶冲泡法,它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它是茶在饮用上的又一进步。

    唐代中叶以前,陆羽已明确反对在茶中加其他香料、调料,强调品茶应品茶的本味,说明当时的饮茶方法也正处在变革之中。

    唐代是茶文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