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 第六百四十章 分开撤退,泄归泥的勇猛(1/3)
    “诸位,本将向诸位保证,后退三十里,休整半日,待高旬丽的人马汇合,定能攻破蓟县城池!”全琮安慰众将道。

    “大司马,依本王拙见,我们不如分开撤退,各自指挥各自的军队,这样撤退也能方便一些,待三十里后再汇合。”泄归泥提议道,他嫌这些吴军撤退太慢,跟他们一起恐被拖累,折损了自身实力。

    “就依归义王所言,你我两军分开后撤。”全琮沉吟片刻道。

    “丞相,我军是否需要派兵追击?给吴军更大的重创?”校事赵达询问道。

    “虽然吴军在后撤之时已经有了准备,撤退之时井然有序,但他们的军队不仅仅是一部人马,而是由东吴、鲜卑的军队混编而成,

    未必没有机会,让尚书郎杜预率三千人马去试试。”

    马背上的曹爽望着全琮大军撤退的方向沉吟片刻开口道。

    “诺。”片刻后,杜预策马过来抱拳领受将令。

    杜预身量不甚高大,却自有一番峻拔之态。

    他面容清癯,颧骨微耸,眉目间凝着一股沉静之气,不似寻常武将那般粗豪。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双眼睛,黑而深,如古井无波,却偶有精光闪过,似能洞穿竹帛之上的玄机。

    他的胡须修剪得极短,几乎贴着下颌,显出一种近乎苛刻的整肃——这倒与他批注《左传》时的一丝不苟颇为相称。

    每逢隆冬,他总裹一领青灰色的旧裘,毛色早已黯淡,却始终不肯更换。

    军中将士皆知,这位杜将军临阵时必先整冠,哪怕箭矢掠耳而过,也要将腰间玉带调得端正。

    他的手指修长,关节处微微凸起,常沾墨痕,倒像是随时准备从剑柄上撤下来,去执笔批注那些比战事更紧要的典籍。

    幽州的初秋来得肃杀,濡水两岸的芦荻未及枯黄,便被铁蹄踏成苍青的碎浪。

    杜预横槊立马于高岗,远眺吴、鲜卑联军溃兵卷起的烟尘——那烟尘竟是暗红色的,混着辽东特有的赭土,仿佛大地被犁开的伤口。

    “吴军这边破绽不大,不太好下手,鲜卑的军队这边还可做一做文章,本将的第一仗就拿他们下手吧。”

    八月的幽州已透出肃杀,燕山南麓的草场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