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中,分出200名支援兄弟科研院所。”

    “……”

    高晓光此时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早就不知不觉间一步步落入了这两位领导精心设计好的陷阱之中啊!

    两位领导想在调专家和研究院只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

    而真实想法则是200名大学生。

    什么?

    附属大学不是都还没有建成吗?

    又怎么会有大学生呢?

    说起这个又是这个年代一个特色。

    虽然附属大学尚未完全竣工,但实际上已经开始着手从全国各地的中专院校里挑选那些出类拔萃的中专生。

    并由5712基地专家、研究员带领参加相关项目。

    至于相关理论知识,则是边参与项目边学习。

    要知道!

    60年代的中专生学习能力,很多比大学生都强。

    他们之所以不考大学,都是想着早点参加工作,减轻家庭负担。

    也正因如此,60年代的大学生,几乎都是工人干部家庭子女,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两位领导我们每年计划才招收300名,这一下就分走200名,这不行!”

    “晓光同志,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组织现在就从5712基地调人,另一个就是,你们附属大学培养的学生,每年交给组织200名。”

    窦领导说到这,又补充道,“这也是内阁领导的意见。”

    e……

    姜还是老的辣啊!

    高晓光腹诽后,无奈的点头选择后者。

    同时心里决定,将招收名额从300人提升至400人。

    ……

    下午!

    科技研讨会结束,高晓光、何韵仪两人正同西南、东边飞行器研究院同志们交流战机设计理念时,一位工作人员急匆匆走了进来。

    “高院长!部里招待所外有位女同志,带着两个孩子闹着要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