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老太监听到唐寅的吐槽,脸色一黑,沉声道。
“你小子,可要慎言,太子毕竟是储君!”
唐寅耸了耸肩,却是没有继续呛声。
郑老太监摆了摆手道。
“太子解禁出宫,三位皇子的目光便会转向太子殿下,你的压力也会小很多,”
“陛下让你去国子监任客卿博士,除了试探那北绒副使之外,还要关注一些有才学的寒门士子,”
“此番恩科会试,除了引出内贼,陛下也想用一些寒门子弟,你可明白?”
唐寅闻言,讶异的看了郑老太监一眼。
“陛下终于开窍了?”
郑老太监闻言,顿时笑了起来。
“你小子,说话别夹枪带棒的,陛下一直就有扶持寒门子弟的打算,”
“只不过,阻力颇大,如今庄阁老的官学影响日渐扩大,这才有了个好时机!”
说着,郑老太监嘿嘿一笑。
“小子,这次恩科,虽有陛下布局,可也是个机会,你可要好好把握才是!”
唐寅闻言,却是收起脸上玩味的神情,朝着郑老太监拱手道。
“老郑,我知道了!”
郑老太监听到这话,不由笑道。
“老夫就知道,你小子是个可造之材!”
两人又密谋了一番,郑老太监便转身离去。
看着郑老太监离开的身影,唐寅眯了眯眼睛,轻轻摇了摇头。
好好的一场大戏,因为北绒军队的异动,戛然而止。
不过,唐寅却不认为这是主要原因。
按照天佑皇帝的说法,他早就布置了后手,这个时候搁置计划,肯定还有别的因素,至于是什么,那就只有天佑皇帝自己知道了。
礼部议事的内容,很快传了出去,对于百姓而言,不过是换个乡试考官而已。
然而,对于朝廷,无异于一场地震。
谁都知道,三位皇子得势,唐寅身为太子党,乃是受打压的对象。
结果也如他们猜想一样,唐寅受到排挤,被分配到偏远的桂州府。
然而,接下来的变故,却是耐人寻味。
唐寅与三位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