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 第1655章(2/3)

    故吏良,则法平政成;不良,则王道弛而败矣。

    足可以说明贤明、廉洁的官员对国家和百姓的重要性了。

    房壮丽的脸上满是自豪之色:“臣和部院同僚走访了一些州府县,结合各部汇总的信息,总结出四条原因。

    其一,得益于年初颁布的法令,重点惩治行贿的人,只此一条,让贪污受贿、吃拿卡要之风就收敛了许多,几近消失。

    其二,得益于锦衣卫和巡视组、督查院的监督,让懒政、怠政、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少了很多。

    其三,则是年初的官员俸禄改制,足额发放本色银以及根据州府登基调整俸禄、奖励等等,

    现在的俸禄虽然不算高,但综合算下来,购买力是之前的两倍,养家糊口是没问题,俸禄高了,受贿、吃拿卡要自然就少了!

    而且各地官府的屯田还有分成等等,极大刺激了他们的积极性。

    其四,朝廷大力整顿吏治,考察、考满等都很透明,官员们再也不用人情往来、巴结上级官员,不用巴结了,那自然就不用贪污银子了。

    从这几点看,官员们还是能记清楚当初为什么要入朝为官了。”

    说完这些后,房壮丽朝着崇祯微微躬身,示意总结讲完了。

    崇祯点了点头:“房爱卿,吏治虽然清明了一些,不仅不能放松,而且还要收紧,

    但我们不是一味的收紧,那等于是逼着他们得过且过了,朕想让他们当一个好官,但前提是我们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一心为百姓办事,

    关于这一点,作为你们吏部明年的重点,多出去走走,不要在吏部拍脑袋决定!”

    “臣明白!”

    房壮丽微微躬身,继续道:“陛下,除了您刚刚安排的,明年吏部还有一项重点,那就是整顿胥吏和研究胥吏的升迁等工作。

    今年的吏治整顿中,出问题的大多是胥吏,

    其一是这些胥吏都是当地的人,关系错综复杂,有些是连襟、兄弟等等,

    有些祖上代都是干这个的,这个职位除了他们家,谁都不能做。

    恶习难改、肆无忌惮,连当地的官员有时候都得睁只眼闭只眼,否则政令很难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