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 第1682章(2/3)
子竟然会这么好骗;

    好笑的是,一晚上七八个‘金身罗汉’来播种,再怀不上,那就真是有毛病了。

    怀疑的是,对外公布的结果的真实性,到底是为了维护佛家的面子,还是三宝弟子就是如此的不守清规戒律。

    不过,这让他瞬间警醒了。

    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不读伽蓝记不知佛浪费。

    单单一个南京范围就有一百七十六所寺院,而顺天府范围更是夸张,有官建寺庙六百九十三座。

    平均每座寺院五十人,那就是四万三千四百五十人,而整个大明估摸着至少有三四十万僧尼道士。

    大量百姓涌入寺庙之中,那整个国家还要不要发展了。

    尤其是盛世马上就到来了,百姓富足了,那各大寺院香火就旺盛了。

    享受着朝廷的寺田,拿着百姓的香火,还不用交赋税、服徭役,日子过的比谁都舒服。

    更重要的是,寺院乃是大明律法的灰色地带。

    从太祖、成祖、到正德等等,流民、逃犯化作游方僧人,或入寺担任瑜伽教僧、或到权贵之家担任门僧、假扮女尼向女信众骗财骗色、用僧人身份掩护所犯罪行。

    即便有僧录司这种官职,制定和完善了诸多律法与惩处,但依旧存在大量问题,且愈演愈烈。

    他不信佛也不会诋毁,百姓信仰什么那是百姓的事情,他始终相信存在即是合理的。

    但大明不允许存在律法的灰色地带,更不允许存在借着信仰搞事情的存在。

    一念至此,崇祯脸色严肃道:“朕问三位几个问题吧!”

    “第一个问题,百姓为何会心甘情愿的将自己赖以生存的耕地无条件捐给寺院?”

    “有求佛祖!”

    “被忽悠!”

    ……

    “不,是百姓愚昧!”

    崇祯摇了摇头:“换作是你们,你们会求佛祖吗?你们会被应赴僧忽悠吗?”

    “不会,因为你们读过书,大量的人生阅历让你们能认清现实!”

    不待三人细细思索,崇祯继续道:“为何寺院数量与僧尼数量众多、且良莠不齐?”

    孙承宗只是略微思索,便轻声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