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 第2661章(1/2)
    或许是经历了太多的战争,百姓被迫逃荒,而只有银子等才是最容易藏匿和带走的,这就给了他们安全。

    又或者是苦日子过惯了、财不外露等等因素的影响。

    穷苦百姓有了银子之后不是去消费,而是第一时间找地方藏起来。

    否则也不会出现明明开采了数亿两白银,而市面上依旧流通不起来了。

    如袁可立所说只是一年两千万两的投入,百姓只会存起来,只有等到百姓手中银子真的多起来,诸如能有个十余两的时候。

    或者大明盛世真正降临的时候,百姓们才会将银子拿出来消费。

    如果按照这个推算,那至少需要亿两银子持续输入,才能彻底的激活。

    江淮运河这种大事儿不动则已,一动就要一鼓作气,否则修修停停的很容易出现问题,甚至半途而废。

    能不能晚几年等银子凑够了再修?

    当然不行,因为江淮运河事关商事的全面推动以及河南、安徽、江苏三个省的发展,三省联动进而带动周边诸省。

    可以说是事关大明繁华、大明盛世的一个标准之一。

    商事不推动起来哪来的商税?没有商税怎么修建浩大的江淮运河?运河不开通,商事怎么推动?

    怎么看这都是个无解的问题,勤俭节约的好事儿变成了‘坏事儿’。

    这还不只是江淮运河,还有湘桂运河、平陆运河等等的大工程,这些可不是勒紧裤腰带就行的。

    一时间,众人眉头紧皱,都思索着从哪里弄来银子。

    “诸位爱卿,银子不是问题!”

    崇祯突然再次出声了,不待群臣出声,便继续道:“还记得我们今天朝会的主题吧!”

    “咦……”

    “嗯……”

    “呼……”

    听着皇帝的反问,一道道惊呼声响了起来,恍然大悟。

    今天的主题是什么?清理和同化中南半岛,皇帝让大伙儿说说看法。

    他们都还没有来得及出声,只有户部尚书毕自严发表了看法,说是列为未来十年、三十年的头等大事,而且还给出了一系列的分析。

    “诸位爱卿,按照毕爱卿所分析,只要将中南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