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 第2664章(1/2)
    水利建设是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水利人才极为的重要。

    现在挖河治河,以后就是修大型水库、修跨海跨江大桥等等,有多少都不够用。

    “四位爱卿按先后顺序说说四人来历和履历,让诸位爱卿也看看!”

    崇祯说完,看向袁可立:“袁爱卿,由你先开始吧!”

    “臣遵旨!”

    袁可立躬身后,立刻道:“陛下,您可曾听过束水攻沙这个治河策略?”

    “你是说潘大复是被称为千古治黄第一人潘季驯的亲人?”

    崇祯一下子惊了。

    华夏黄河、淮河、运河等等河流屡屡泛滥,给百姓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此治河就成了历代朝廷除了对抗外敌外最为重要的政令了。

    为了治河,历朝历代都设有专职的衙门,唐朝的工部下有水部,宋朝的工部下有都水监,元朝有都水监、行都水监、总治河防使等。

    到了大明一朝那就更多了,除了工部所属外,还有漕运衙门、河道总督衙门、河西务十三衙门等等。

    总得来说分为四类,直属中央的地方衙门外都水监、行都水监等,地方上驻守的中央官吏有河堤谒者、河堤都尉,元代总治河防使、总督河道等,

    地方上的有都水从事、水曹、水利佥事、水利同知等等,以及地方上的基层水官如渠堰使、堰长、斗门长等等。

    治河名臣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潘季驯了,被称之为千古治黄第一人,四次总理河道,治理黄河、淮河、运河。

    提出‘以堤束水,束水归漕,以水攻沙,以清刷黄,借黄济运,淤滩固堤,统筹兼顾,不弃故道,建坝减水,分洪防溢’的方案。

    基于‘固堤为防河之第一要义’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堤防河工体系。

    提出“昼防、夜防、风防、雨防”和“官守、民守”的四防两守制度,其方法沿用到后世。

    留下的《河防一览》、《宸断大工录》、《两河经略》、《两河管见》、《总理河漕奏疏》等一大批治河保漕等书籍,在后世都是水利上的煌煌巨作。

    崇祯是实在没有想到这位水利大佬的亲人竟然还在朝中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