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 第2667章(1/2)
    ……

    群臣纷纷赞成。

    他们虽然不懂技术,但他们懂顺势而为,自然流向的运河肯定肯定是好修建的,以及黄道周给出的几点理由,他们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至于说广西多山,这都不是问题,山地碎石再硬能硬的过火药的爆炸吗?

    只要银子和物资能跟上,这些都不是问题。

    崇祯双眼微凝,广西自大明开国以来就没有消停过,明初的大藤峡起义到明中期的瑶族、壮族搞事情,以及他登基之后的瑶族闹事等等。

    除了官员的压迫、剥削和高额赋税外,更多的是明朝廷没法将广西发展起来,以至于百姓们纷纷反抗。

    现在瑶族主力已经被干掉了,朝廷覆灭建奴、扶桑、缅甸等诸国,实力已经无比强横,广西境内的瑶族、壮族若是不蠢肯定不会主动搞事情的。

    没有了反抗的力量,那就是归心,而让他们富有过上好日子,就是最好的手段,平陆运河就是其中之一。

    不止是广西,对于绝大多数百姓来说,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谁当皇帝对他们来说都无所谓的。

    微微思索之后,崇祯便道:“黄爱卿言之有理,但具体的你还要亲自去一趟,亲自勘查一番后做一个规划后再做决定!”

    “臣明白!”

    黄道周点了点头,而后犹豫了几息后,继续道:“陛下,无论是开挖运河还是修河等等都是技术活,三大运河可能要持续十余年的时间,以及运河的休整也都是常事儿。

    现在的治河修河的官员有三种,第一种是家学渊源,第二种是在河道上摸爬滚打的经验,第三种则是半路出家的;

    第一种虽然系统,但毕竟是少数,且自古以来对技术都不是很看重,即便是如潘季驯等这等大家的后代从事水利的也不多;

    第二种则是只有经验,相当大一部分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顾眼前不看以后,得到提拔重用的机会很少,基本都是最底层的胥吏、工头等等;

    第三种则是最差,做技术的不怕不懂,就怕一懂半懂,瞎指挥,修河治河事关沿河两岸数以百万计的百姓的生死存亡和赖以生存的耕地。

    一旦错了,浪费了巨大人力物力不说,还造成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