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 第2716章(2/3)
至少需要一千五百人。”

    “嗯,小道消息说朝廷抽调一百名左右的县一级的官员,以及五百名左右的胥吏,三百名左右的秀才,这五百名胥吏和三百名秀才干满三年后直接入品的,如此算下来依旧还差六百人。

    但朝廷要迁移百姓、在中南半岛搞新农村、明年开海贸等等都需要人手,估计至少缺千人以上。”

    “哈哈哈,历届是五千五百人录取两百五十人左右,二十二取一,这次参考的人虽然多但算下来应该是十七八取一,这么算下来我们机会来了?”

    “咦,你们刚刚聊天提醒了我,这次的科考会不会是关于新农村建设和管理、海贸等等的事情?

    俗话说三个凑皮匠顶个诸葛亮,朝堂之上虽然名臣干吏辈出,但架不住科考的读书人多呀,光明大道要付出大代价,说不定野路子出奇效呀!”

    “不然,野路子虽然出奇效,但不能在科举上体现,否则在主考官眼中就是用心不正,这种人以后就是贪官污吏、欺下媚上之人,不可留用的。”

    ……

    每天都有考生从远处跋涉而来,进入城中之后迅速的融入城中讨论大军之中。

    天下读书人是一家,有些是老友相见,抱头痛哭,没想到这辈子还有能相见之日。

    有人聊沿途所见所闻所想,诸如商队高价招工匠,大量准备出海物资等等;

    有人聊家乡奇闻趣事,诸如某个官员被查、某个富商小妾一胎生三个等等;

    有人聊蒸汽机,诸如速度、灵活性、前景等等,甚至还有改进意见;

    有人聊此次加科考题方向,高谈阔论,做着最后的冲刺,祈求能压中考题;

    有人聊着一些小道消息,诸如看见官员带队勘查山川河流走向、掘土挖坑,疑似在找寻找什么;

    不管是哪种最后慢慢的都转移到了如何同化中南半岛的问题上来了。

    如何迁移更省事、安全、快捷?

    迁移途中会有遇见哪些问题以及该如何解决?

    到达目的地后该如何最快投入到生产和提升耕作效率?

    新农村建好之后该如何管理?

    新农村村中的学堂该如何教授、教授什么内容、考核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