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汤姨娘的两万两银子也全部用来囤积棉花。
当陆老爷子派人将棉花送到清河湾时,佟华琼正作为媒人去平川帮姚知府提亲。
好在提亲很顺利。
个人能力家世背景均在线的姚知府向连家庶出小姐提亲,那就不可能不顺利。
汤姨娘怕连家正室和三个嫡子使坏,将消息瞒的铁通似的,连老爷子直到提亲前五天才知晓,花氏等人得到消息时是在提亲的当天早上。
连老爷子本来很生气,觉得婚姻大事本是父母做主,连衡若闷声自己做主了。
但得知女婿是姚知府,那还有什么好生气的,当场笑的脸上出了褶子。
自古哪个商家不想改换门庭,家里有万贯都想出一个走仕途的读书人,他费了老大本事将连二公子送去万柳书院念书,书不仅没有念出来,整个人彻底废了。
大儿子一门心思经商,小儿子在本县私塾看起来也不像能在科举上有出息的。
正当连老爷子觉得自家祖坟风水不好时,忽然来个盛京世家出身的知府女婿,怎能不让他高兴。
连老爷子一高兴,给连衡若的嫁妆又增加了。
花氏和以及儿子儿媳得知姚知府要来提亲,还以为汤姨娘得了失心疯,他们怎么都想不通一个商家庶女是如何能进入世家大族的眼里。
直到姚知府和佟华琼一起上门了,他们才相信这是真的。
佟华琼看着花氏的脸从头到尾都是拉着的。
除了花氏的脸色,定亲一切都很顺利,换了庚帖,俩人亲事定在了来年春天。
姚家从盛京派来了老管家帮姚知府筹备婚事。本来按照姚家的意思是让姚知府年底回京述职时,带着连衡若到盛京完婚。
姚知府拒绝了,婚礼就定在宁城。
因为按照姚家的规定,世家妇都要留在家里照顾公婆管理中馈,姚知府不想让连衡若困在盛京内宅里。
他打算等以后调入盛京再把连衡若带到姚家。
这些细节都是汤姨娘告诉佟华琼的,汤姨娘话里话外夸赞姚知府妥帖。
佟华琼也觉得姚知府这做法算是这个时代少见的好男人做派了。
从连家离开的路上,佟华琼终于忍不